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举行 进一步探讨深港合作
南方网
2017-06-23 09:51

      “前海已成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标志性重要区域。”6月22日,全国港澳研究会、前海管理局联合主办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论坛围绕“深港合作,共创未来”主题,从共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创中心、国家“一带一路”服务平台和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四大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深港政商学研各界代表共400余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前海注册企业增加值增加了132倍

      “香港有着高度国际化的优势,在‘一国两制’下可以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并可以作为双向开放的平台,特别与前海可进一步探讨共同设立创新合作交流机制,在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范畴探索合作新空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认为,香港与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策略中,将会有更多发展机遇。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在致辞中也表示,近年来,深圳在CEPA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与香港在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航运贸易等各领域已展开全面交流合作,前海也正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当前深港合作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探讨深港合作的未来趋势、机遇与挑战,对于进一步提升包括深港两地在内的区域整体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介绍,近五年来,前海开发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前海深港合作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最新数据显示,从完成填海的2012年到今年一季度,合作区企业数量增长了457倍,总量达11.67万家;注册企业增加值增加了132.35倍,达926.45亿元;实现税收从2013年的5.19亿元跃升至2016年的184.9亿元,增加了35倍;合同利用外资增加69倍,达到2016年的547.67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5倍,从2012年的18.1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97.5亿元。

       港企为前海贡献超三成税收

       田夫说,前海在深港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深港人才合作、深港产业集聚、深港金融合作、深港贸易合作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已成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标志性重要区域。

       截至今年5月,在前海蛇口片区注册的港资企业达4564家,注册资本达3898.82亿元,已成为内地港资企业最密集、效益最好的地区。2016年,注册港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92.61亿元,占前海蛇口片区的2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11亿元,占41.2%;纳税85.35亿元,占31.7%;实际利用港资36.07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94.8%。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连续四年对前海在支持港资港企发展方面所起作用表示肯定。

      “跨境金融”是前海深港合作的亮点之一,并有效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田夫说,前海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率先开展了跨境双向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转让等“五个跨境”,前海跨境业务已成为深圳金融创新标签。尤其是跨境人民币贷款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底备案金额超过1100亿元、累计提款364.57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

       前海还大幅扩大深港合作空间,2013年以来累计向港企出让土地33.47万平米,占全部出让土地的48.5%;对港籍高端人才减按15%征收个人所得税,已认定127位港籍人士,补贴共计2824万元。

       与此同时,打造深港青年合作成长平台,设立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87家,其中香港团队86家。在深港人才双向流动通道上,允许香港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房屋经理等10多类专业人士在前海直接执业,人才保障住房也优先面向港籍人才配租,并发行通信“前海卡”、深港交通“互通行”卡等,让区内创业就业港人便利。

       编辑 刘思敏 实习编辑 胡可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