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的挺拔身形,剑眉星目的英气面容,经超往人前一站,便自生一股磊落之气,使得每一角色——无论刑警还是军人亦或是将军,都变得更具说服力。此番加盟电视剧《燃烧》,再度穿上制服出演熟悉的剧目类型,经超却自言开启的是全新的演绎与挑战。2日,经超接受媒体微信访问,畅聊角色带给他的吸引。
“首先这个戏在结构上不一样,它不是以往破案剧一个个小案件的堆积,它的主轴非常明显,然后在主轴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地加入新鲜的人物、新鲜的元素以及新鲜的线索得出一些结论,不管这个结论最终是对是错,它都会往一个真相去发展。”《燃烧》从一具山洞尸骨讲起,由此牵连出各色人物以及三个家族的故事,从至亲到爱人,围绕高风对案件追查,每个人物在逐渐揭开的真相面前有了不同的命运走向,人性、欲望、忠诚、信念是该剧的核心要义,也是经超在初读剧本之初,便被牢牢吸引的原因。“这个戏更多的讲的是破案,讲的是专业,讲的是人性,讲的是情怀。它的戏剧结构会让它把一件事情刨得特别细致,不论是情感表达还是剧情线索,交代的事件都会很清晰准确,我觉得导演是很用心的。”
懂法医,懂刑侦,“小片警”高风堪称剧中的全能型选手,而对于经超而言,高风在专业技能上的出挑,远不如其独特的“片警能力”更深得人心。“这个人有很强大的能力,他对法医有一些了解,还有刑侦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片警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他从那种高冷的律师、法医、刑警这种人设中抽离出来,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很阳光、有时候又会挺逗比的表达。”近两年,市场上的刑侦题材作品层出不穷,各个剧作在悬念、暴力、冲突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对人物从身份到性格的设定,也越来越出奇出新,而出演《燃烧》,无论是大方向的人设还是细节化的造型,经超都多次和导演陈育新进行了探讨。“我不太想让大家审美疲劳,内在的军魂或者警魂要在,但人是不一样的。我不想把它拍成一个很沉闷的过去那种暗沉沉的感觉,我希望能够阳光、时尚、运动或者开朗一些,无论是对白还是表演包括造型。”
为了让《燃烧》从可看性、年轻化、专业性上有更丰富更多元更精准的表达,经超没少和导演交流沟通,他甚至将二人的关系形容为“相爱相杀”型,紧密相连又能各抒己见。经超回忆道,剧作的开篇原来并非现在的叙事模式,但拍了一些之后,他觉得换种表达或许更吸引人,“导演就问我好在哪,我就跟他说如何如何会更好,这个是年轻人的想法,然后导演就为此特意再去加班加点地创作符合这种感觉的一些戏、台词,花更多的时间去拍摄。”如此的碰撞与火花贯穿了整个《燃烧》的拍摄过程,导演与演员的双向互动,最终成就了《燃烧》年轻化的叙事和表达。“陈导是一个既认真又有底蕴且有功底,阅历深厚,还能接受新鲜事物的这么一个导演,非常难得。 他是导演还是编剧,整个剧本是他逐字逐句一句话一句话嗑下来的,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但他又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我们年轻人有新想法都会去跟他碰撞。”
《阳光警察》《暗黑者》《青春集结号》《法医秦明之幸存者》……自称“元气爱豆”,眉宇间自有英气流动的经超,从来是军、警角色的不二人选。然而,其凛然的正气并非完全来自优越的外形条件,少时便被家人送至军事化管理院校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份军人情结和气质塑成。“我中学的时候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请的都是退伍的老兵来管理,每天会军训。那时候都有情怀,包括家人也希望我上完这个学校男子气概更浓一些,确实是有帮助的,叠了四年豆腐块被子之后就发现内心深处还是有这样一种情结,之后给别人下意识的气场也会是偏向于制服那块。”
外在的正气与内心的情结相结合,最终诞生了《燃烧》中的“一级推理大师”兼“阳光民警”高风,其对于真相的执着,对于正义的坚守深深打动着经超,让他在塑造中陪伴人物重新走完生命的又一轮成长。“高风非常执着,他对于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标和信息是很清晰的,他的成长、爱情观也是准确的。他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会做,无论中间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坎坷,都会一往直前。”除了人物层面对自己的触动,高风基层民警的身份,也让经超对这个职业这个有了感同身受的体悟。“片警每天要处理的问题有很多的负能量,街坊邻居的鸡毛蒜皮、打架斗殴什么的,每天都在解决矛盾。但你又不能把这些负能量带回家,你还要面对家人,于是只能自己消化掉,而且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有可能是一辈子。我觉得他们无论从体力、心力还是承受力都是超乎常人的,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回归自己的生活,“英年早婚”的经超已升级为父亲,除了“帅气奶爸”的头衔,“米其林厨师”“超大厨”“美食博主”成了他独一无二的标签。翻看他的微博,各种食材都能在其手中变得“活色生香”,牛排、松鼠鳜鱼、海鲜、蒜香面包、奶油蘑菇汤、菠萝饭、自制皮冻……中式、法式、日式、小吃、甜点几乎无所不能,难怪网友们留言“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新东方毕业的,怎么手艺这么好!”还纷纷在线“求教程”表示想去“蹭饭”。
对此,经超也无不自豪地笑言自己确实擅长做饭。“我从小对做饭这件事就不排斥,但没尝试过太多,大学毕业后自己一个人住,就开始尝试着去做了,去网上搜一搜做法,而且都成功了,还挺好吃,就越来越有信心,渐渐地习以为常。”疫情期间,经超更是挑战了各种高难度的菜品,还加入了微博的“宅家美食大赛”,但这个大厨却表示,只做给家人自己不吃。“因为我是易发胖体质,所以还是会比较克制的,在家除了陪孩子玩积木,就是做饭健身。”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