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科普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根据该蓝皮书,2006~2015年,我国科普能力逐年递增,效果明显,年均增速为8.3%;2015年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2.05倍,我国总体科普能力建设效果显著,综合科普能力提升较快。
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一个相对概念,科普蓝皮书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人口、GDP、财政支出、信息化等因素,以及各项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了包括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6个一级指标,并下设39个二级指标的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蓝皮书分析指出,我国东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近年来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最大增速为26.3%,年均增速为8.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2015年东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2.09倍。
中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在2006~2012年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最大增速29.9%,但在2013~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小幅下降,年均增速6.2%,低于全国2.1个百分点;2015年中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1.71倍。
西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近年来(除2014年外)呈现基本稳定的增长趋势,最大增速46.2%,只在2014年出现下降,同比下降3.1%;2015年西部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2.52倍,年均增速10.8%,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有效倾斜,我国西部地区越来越注重提升区域科普能力,为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区域“平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蓝皮书指出,2006~2015年,我国科普人员发展指数总体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2.27,为近年来最高值,年均增速9.81%。2015年我国科普人员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2.02倍,2014年和2015年较2013年均有所下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拥有科普人员205.4万人,同比增长2.1%。其中,我国科普专职人员为22.2万人,比2006年增长10.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科普专职人员发展较为稳定。从相对数看,每万人拥有科普专职人员1.6人。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科普专职人员队伍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科普专职人员受到编制的约束,难以快速发展。
2015年,我国拥有科普兼职人员183.2万人,较2006年增长28.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相对科普专职人员,科普兼职人员队伍更大、发展更快,从数量上看,科普兼职人员数是专职人员的8.3倍。
2015年,我国注册科普志愿者275.6万人,而2006年仅为35.7万人,平均每年以25.5%的复合增长速度快速增加。
从相对指标每万人拥有各类科普人员的数量看,2015年全国每万人拥有科普专职人员1.6人、每万人拥有科普兼职人员13.3人、每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20.1人。
读特阅读+
北京科普能力远超过全国水平居全国之首
读特 记者 李萍
6月15日,中国科普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并公布了2015年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排名前10名城市,其中,北京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远远超过全国水平,居全国之首。
蓝皮书分析指出,2015年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排名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浙江、湖北、云南、广东、重庆和福建,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分别为9.47、5.58、4.41、2.79、2.77、2.63、2.58、2.55、2.48和2.17。这10个省份以及排在第11位的山东(2.14)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均超过全国2.05的水平,尤其是北京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远远超过全国水平。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北京、上海和江苏几乎都排在前3位,发展相对稳定;广东省在2006年位列第2,此后一直在第4至第10位,而且近三年来没有挺进全国前五位,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其科普能力发展水平与之不相匹配,可能广东省更多地注重当地经济或金融或加工业的发展,而相对不太将科普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天津市只在2010年和2011年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排在第3位,其他年份在第4至第15位徘徊,波动较大;浙江省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一直稳定在第4至第6位,虽没有挺进前三甲,但是发展颇为稳定;辽宁省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提升较快,从2006年的0.98(低于全国水平)提升到2015年的2.79(高于全国水平),位次从2006年的第13位逐年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是目前最好成绩,辽宁省近年来科普能力建设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近年来提升较快,从2006年的0.46(排名第29位)上升到2015年的1.83(排名第15位),而且其发展指数在2010年和2012年均超过全国水平,位次最高上升到全国第9位,但在2013年和2014年排名有所下滑。重庆市作为直辖市之一,近年来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效果显著,从2006年的第25位(科普能力发展指数为0.58,低于全国水平)上升到2015年的第9位(科普能力发展指数为2.48,高于全国水平0.43个点),最高排名在2014年达到第4位,科普能力发展指数为2.72,超过全国水平0.69个点。
在2015年,地区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排在后十位的分别是内蒙古(1.52)、河南(1.49)、广西(1.43)、甘肃(1.38)、安徽(1.31)、西藏(1.27)、黑龙江(1.14)、海南(1.07)、山西(1.00)和吉林(0.57)。
编辑 王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