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来,市场进入调整期,监管趋严和去杠杆持续推进,私募业绩也同样陷入泥潭之中。虽然部分私募在5月仍创出较好业绩,但行业整体平均涨幅却为-1.15%,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不到三成。其中,共有正收益产品860只,占比28.53%,负收益产品2108只,占比69.94%。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明星私募也面临业绩下滑的尴尬。如辛宇旗下的相关产品收益近期出现较大幅下滑,而王亚伟重仓的部分个股也有较大跌幅。市场人士认为,在多数中小私募仍旧偏爱小盘股的情况下,市场风格的急速转换让这些私募难以适应,造成私募间业绩分化严重。
6月6日重要财经新闻
一、宏观面
1、“个人房贷今年的投放肯定是持续收缩,对公贷款5月也有所回落,再加上为了满足各项监管考核要求而主动收缩表外业务,5月我们行的新增贷款肯定是同比下降,其他银行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另外几家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透露的情况也与之相似。多家券商预计,金融监管升级将化解前期积累的金融风险、有利于长期金融稳定,但短期内企业融资需求可能有所减弱,表外社会融资向表内信贷转移。预计5月新增信贷同比下降,可能不到1万亿元。
2、自央行5月中旬暂停28天逆回购以来,昨日公开市场操作再现28天品种。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指出,这兑现了货币当局此前关于6月份适时重启28天逆回购的承诺。受益于央行提前统筹安排,预计到6月底的半年时间节点,资金面整体将有惊无险,但时点和局部的略紧状态或将是常态。
3、针对此前市场中对于“中国官方正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传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律机制秘书处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称,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确实考虑了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
4、今年上市公司监管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包括规范重组、股份减持、送转股等行为,不断完善信息披露、退市、持股行权等市场基础制度,稳妥处置退市等高风险公司等。这是在日前由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的2017年第3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修班上传递出来的消息。
二、中观面
1、近期,仍有不少PE机构与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继续掘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机会。但是,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限制趋严并叠加减持新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PE”并购模式的退出焦虑正在进一步加强,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掘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机会将幻化成一项成本过高的投资。
2、空置压力陡增深圳写字楼如何破局?与传统住宅市场不同,深圳的写字楼市场一直被认为“供过于求”。此前,深圳针对商办物业有针对性地追加调控,加之面临空置率上升的压力,深圳写字楼市场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3、金融业严监管效应显现。数据显示,5月信托业新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进一步下滑,双双创下年内新低。业内人士认为,4月上中旬,银监会半个月内连续出台7个监管文件,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去通道化以及限制监管套利行为。短期内,信托业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业务等传统融资类业务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4、人才短缺盈利困难,券商新设营业部铺得开撑不起。随着新设营业部条件放宽,券商近年来增设分支机构的脚步明显加快。截至2017年4月,全国证券营业部数量已达9912家。各地证监局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0多家券商获批新设超过300家营业部。
5、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晚间,A股共有64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4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68.75%。具体为,23家预增、1家续盈、6家扭亏、14家略增、6家预减、4家续亏、1家首亏、1家略减、8家不确定。
三、微观面
1、新三板公司作价48亿借壳ST云维,志高空调创始人或成新主。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