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大师》: 艺术化的“苦难教育”
侯军
2020-05-23 09:42

《孤独的大师》是我的一本西方艺术家随笔集,初版于2002年,大概面市不到半年就售罄了。我之所以了解这一情况,是因为我当时急于购买几本样书赠给朋友,尤其是我们报社的总编室主任要送孩子去英国读书,行程紧迫,而孩子偏偏指明要带着这本小书,他只好找我求助。事关孩子,自然没话可说,我就找到出版此书的北京工人出版社求购,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把库房都翻遍了,一本也没有了。我跟人家说明,我是这本书的作者,一定要买到此书带给孩子……,最后,工作人员只得把出版社资料室的存档样书匀了两本给我。我现在家里存留的唯一一本,就是这本加盖着印章的存档样书。

《孤独的大师》 侯军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本来认定这是一本绝对的小众读物,孰料却这么快就销售一空,这让我感到惊奇。到底是什么人喜欢读这本书呢?我们报社跑图书报道的记者告诉我,从深圳书城的销售情况看,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少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深圳罗湖区有个东晓小学,有一天他们找到报社,邀请我去参加一次主题班会,主题就是谈《孤独的大师》。又是事关孩子,再忙我也要去。那天,我一进教室就大吃一惊,全班同学人手一册。我问班主任老师,是不是你让大家都去买的?这位名叫刘红的女老师一听就发急了,说:现在的孩子,您以为老师让买他们就买吗?我是发现他们写的《周记》,总是提到这本《孤独的大师》,我就去书城也买来一本。读完之后,就跟同学们做交流,结果发现我们班上50几名同学,几乎都读过这本书——这才想到要组织这次特殊的班会……

《孤独的大师》(修订版) 侯军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5月版

在我的书柜里,一直收存着一叠厚厚的文稿。这是东晓小学五(2)班的同学们在那次主题班会上交流发言的稿子,是我恳请刘红老师“转赠”给我的,我已经珍藏了十多年,偶尔还会翻出来重读几篇。当时十一二岁的孩子们,现在该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了,不知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写下的这些稚嫩的文字?而我更关心的是,这本着力于写孤独写寂寞写磨难写失败的书,对他们此后的人生走向,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有好几位同事的孩子,都是带着这本书漂洋过海闯荡世界去的。他们的父母见到我,总要讲起孩子在异国他乡战胜孤独战胜寂寞战胜失败的故事,他们常常把这些“战胜”归功于这本书。我虽然将信将疑,却也感到一丝欣慰。毕竟这本书揭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譬如书中一再强调:“失败和挫折才是生活的常态,而成功只不过是擦肩而过的偶然罢了。”而中国的孩子恰恰很少接受这样的人生提醒。反观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的是“励志”是“成才”是“成功秘笈”是“心灵鸡汤”……却很少有人告诉你“要做胜利者,必得先做牺牲”;“要赢得人生的辉煌,必先经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痛苦”……

我想,这本书的生命力之源,或许就在于这种对孤独、对寂寞、对痛苦、对失败之于人生重要性的赤裸裸的揭示;而我所选择的对象,又是那些如雷贯耳耀眼辉煌的艺术大师们,其震撼力和感染力自然会深入而持久,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竞争环境的孩子们,他们的感受自然也会更加强烈吧!

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情况发生在2017 年——这一年我连续被邀请到各地的大学去演讲,对方选定的主题,竟不约而同的都是《孤独的大师》——先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接着是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随后又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的邀请,后来又被哈工大(深圳)人文学院的聘为客座教授,专门去给该校的本科生讲两个月的“通识课”,主题依旧是“孤独的大师”……

为什么一本十多年前出版的小书,会在新时期重新被发现被重视?为什么这么多著名院校(而且多是理工科大学)会如此青睐这些“孤独的大师们”?或许这本书中真有某些值得深思的东西,刚好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或许正是这些值得深思的东西,使这本沉寂已久的小书重获新生?

我无法解答这些问题,却由衷地“感到一丝欣慰”。如今,这本旧作又被著名的商务印书馆“慧眼相中”,不惜投入更多的心智和力量,重新设计和编排,使版式更大气,设计更精美,图片更漂亮。我也对全书的文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润色,并且充实改写了一篇、增添了两篇新作。这些努力,无疑会加重这本小书的文化含量。我相信,经过十几年时间的沉淀和编辑们的精心制作,《孤独的大师》一定会成为一部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艺术化的“苦难教育”教材。

编辑 陈冬云

(作者:侯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