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研究丛书发布!肯定深圳取得显著成就

读特记者 李萍  文/图
2017-05-18 19:31
摘要

5月18日下午,“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同时发布了中英文版的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研究丛书。

5月18日下午,“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同时发布了中英文版的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研究丛书。其中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港口与港口城市》指出,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青岛、上海、深圳等我国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的沿海港口和港口城市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科学确定自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全面制定发展规划,并据新的思路采取新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成功经验。

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介绍,这套丛书共9本,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港口与港口城市》《“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在印度洋四大经济走廊的发展》《匈牙利看“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合作》《“一带一路”视野下亚非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对接研究》《“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风险与合作空间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拓展:中拉整体合作新视角》《海上丝绸之路调研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的问题与前景》,分9大主题,分门别类进行论述,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现场调查和访谈获得。该套丛书一出版,尤其是英文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展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其中,《“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港口与港口城市》指出,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良好经贸往来,产业结构有较强互补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先天优势。同时,深圳还有比较优势、开放程度创新氛围优势。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圳制定相关规划,采取新的措施,包括打造前海“一带一路”综合性战略平台;加大开放,拥抱“海丝”;培育新的增长点;加速深圳转型升级、打造创意之城;提升发展质量,以创新驱动发展;外扩丝路港口网,内纳多个“无水港”;打造国家级公铁枢纽与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并举等,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研究认为,深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之所以取得诸多成就,是因为深圳利用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设,有超前意识和布局,同时回归需求,以具体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业务,谋篇布局,并不断扩大朋友圈。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