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象到理解 拓展一带一路的深圳 “朋友圈”

记者 孙锦 文/图
2016-07-18 03:18
摘要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来自韩国、日本、柬埔寨等5个国家7座深圳友城的23位青年创客欢聚深圳,他们跨越语言障碍,从相识相知到成为好朋友,深游记—2016 “一带一路”亚洲友好城市创客交流营的营员们于...

1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来自韩国、日本、柬埔寨等5个国家7座深圳友城的23位青年创客欢聚深圳,他们跨越语言障碍,从相识相知到成为好朋友,深游记—2016 “一带一路”亚洲友好城市创客交流营的营员们于7月17日陆续踏上了离深回家的征程,在青年创客的心目中:这是一次从“想象深圳”到“理解深圳”的学习之旅。未来,深圳将通过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优秀青年中开拓更加广阔的“朋友圈”。

在全球优秀青年中拓展“朋友圈”

青年创客参观深圳工业展览馆.

青年创客参观深圳工业展览馆。

从默默无闻到名闻遐迩,深圳已是全球工程师垂涎的“硬件界硅谷”,而其中的成功故事吸引着无数友城青年前来 “探秘”并促成了多个友城合作的品牌项目,从2014年的“国际友城使者夏令营”到今年深圳市外办联合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等重点打造的 “一带一路”沿线青年交流合作项目:深游记-2016 “一带一路”亚洲友好城市创客交流营。

在知识经济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所追捧的城市,最有机会进入经济良性发展循环,创客营活动借助国际友城网络在亚洲“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搭建了解前沿创新创意信息的学习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年轻才俊在深圳创业落户。

自2011年深圳设立“大运留学生基金”以来,越来越多的深圳友城留学生获益,他们在深圳不仅学习语言文化,也成为两地交流使者,可以预见这样的使者将越来越多,而深圳也在拓展民间对外交流的平台上博采众长,友爱协作,在全球优秀青年中开拓更加广阔的“朋友圈”。

读懂深圳的“创新基因”

青年创客携作品参加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

青年创客携作品参加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

“从建立初期的艰苦环境到如今成功上演一个个创业故事,从深企走向全球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 不论是在深圳大学的特区发展史讲座亦或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客主题讲座,青年创客从更深层面及更多元化角度读懂深圳的创新基因。

有思考,更有实践,6天的交流活动中,青年创客们携带作品参加了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市主要领导在巡馆时为友城创客们点赞。 此外,他们还参观博物馆、中心书城、大疆、腾讯、中芬设计园和硬蛋创客空间,与深圳大学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客们面对面交流。

78199403750986774

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博士生武居弘泰表示,“Shenzhen”和“Made in Shenzhen”在他们同学之间是一个“出镜率”非常高的词,在日本,大部分人毕业之后便进入大型企业,没有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也不像中国有很多的创客孵化器。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深圳”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发达城市,深圳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以及先进的工业设计对于“创客”而言好似天堂。

“通过曼谷的新闻我了解到了去年曼谷同深圳结为友好交流城市,此次活动也是曼谷市政府在电视上发布消息之后我才了解到的,”来自泰国曼谷的Pattaraphon Noochai是一位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究的学生,他说,深圳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曼谷,他此次参展的作品救援机器人iTank 能够检测生命迹象并寻找幸存者,同时他也能够用于军事行动,如解除炸弹等,而很多零部件都是从深圳购买的,通过与深圳创客们的交流让他获得了改进产品的更多灵感。

开创“一带一路”民间交流新模式

青年创客体验大疆无人机

青年创客体验大疆无人机。

国之相交,贵在民心交流,以“民心相通”为纽带,市外办正在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民间交流平台,创新对外合作新模式。根据不久前公布的深圳市“十三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2016-2020年),深圳将探索建立民间友好使者工作制度,拟聘请我市知名企业领袖、行业精英、文化名人等社会力量作为“深圳友好使者”开展民间外交。作为“一带一路”品牌项目,亚洲“一带一路”创客交流营活动精心遴选出20余位来自沿线友城的创客来深展示其科技创新作品,这不仅契合了“民心交流”的愿景,也是借助国际友城网络向世界推介深圳作为一座瞄准“国际创客之城”的最佳实践。

正如副市长吴以环在创客营闭幕式上所言,年轻的创客和年轻的深圳一样充满活力与创意,青年创客将成为民间使者,将在深圳的所思所感,带回各自的城市,搭建深圳与友城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

据悉,未来五年,深圳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拓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在医疗领域合作,市医管中心将与沿线国家逐步建立医疗合作平台。重点推进与德国、以色列、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利用社会和民间资金,推动深圳与斯里兰卡等沿线国家开展医疗慈善合作项目。在人才培训领域,深圳将研究建立与留学人员的对接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包括来深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双向培训及公务员交流等,同时继续做好与新加坡的合作培训计划。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