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顺利闭幕。记者采访获悉,一批深耕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圳企业在盛会上收获了新订单,或者开启了新思路。丝路修远,创新发展的脚步坚定向前。
光启集团总裁刘若鹏接受读特记者采访
缔结创新共同体
“在这场受到国际瞩目的高峰论坛上,我对‘一带一路’的国际趋势、发展情况,尤其创新之路的建设,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和思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现状中的一抹亮色。” 作为科技创新企业的代表,光启集团总裁刘若鹏受邀参与盛会,感触良多。
光启依托自身科技发展,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频布局。2016年5月初,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与基金(简称光启GCI基金)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总投资3亿美元。此后,光启亚洲创新总部在新加坡成立;光启国际创新总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成立。同时,光启海容通信集团在柬埔寨和缅甸建成覆盖全国的光纤通信网络,意欲打通通信光纤网络的“海上丝绸之路”。
“光启目前已在‘一带一路’的科技、创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有丰富的经验和积累,尤其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等方面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之路不谋而合。”刘若鹏表示,光启希望为“中国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国际生态”贡献力量。
他透露,目前已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建立“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的倡议,在以色列、新加坡、缅甸、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带动共同繁荣为核心,凝聚世界各地的创新者们。
宝鹰集团董事长古少波接受读特记者采访
民心相通打开合作之门
以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打开了一扇经济合作之门。“从此次论坛上传递出的理念和观点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共赢的信心。”此次受邀参加论坛的深圳宝鹰集团董事长古少波告诉记者,公司的海外布局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几乎同步。
经过多方面考察之后,宝鹰将出海第一站选择在印尼,并打出了“文化牌”,“印尼拥有2000余万华人,其中有近800余万客家人。同为客家人,更容易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古少波如是说。宝鹰公司相继与印尼政商界联合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印尼行”、国际书画印创作大赛、制作电视剧巨作《亲亲中国爹娘》等。这些人文交流活动深得印尼民心并在商界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与此相伴的是一系列大工程、大项目的成功落地。
古少波透露,今后,公司将继续向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领域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让当地人民分享前沿技术为生活带来的红利,继续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国家会议中心前的“丝路金桥”立体花坛寓意“一带一路”是一座联通世界的桥梁
盛会达成新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大国,并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已成为沿线重要的合作伙伴。据了解,中国目前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国。
中乌企业家借此次论坛的东风充分挖掘两国企业之间的发展机会推动务实合作项目。海能达与乌兹别克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逾2亿的《合作协议》。
海能达董事长兼总裁陈清州表示,该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企业的重点工程,以先进技术带动当地制造业发展,提升相关产品的本地化比例,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项目的成功签约是海能达进入中亚市场及公司“走出去”的重大突破,对于海能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5日,正出差迪拜的中东(深圳)经贸中心CEO梁祝嘉特意给记者打来电话,经贸中心在阿联酋迪拜城中心D3经济自由区为中国内地的政府和企业提供品牌与产品展示、法律服务和市场调查等,目前已吸引包括深圳在内的全国100多家企业入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品牌特别是对深圳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比较高,对于开拓当地市场有利。但要注意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性价比,既要走中高端路线也要充分接地气。” 梁祝嘉为深圳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出主意。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