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当年植树人|林国兴:冀深港青年永远同心同行

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杨磊 刘建良 /文  何龙/图
2017-05-18 09:44
摘要

日前,当年植树人、深圳香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创办人及首席会长林国兴重访回归林时表示,深圳与香港不仅距离近,也是交流最为频繁的两个区域,希望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后,深港两地永远都同心同行。

林国兴 

“20年间,树在长大,我们这些当年的植树人也在成长进步;同样,深港两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日前,当年植树人、深圳香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创办人及首席会长林国兴重访回归林时表示,深圳与香港不仅距离近,也是交流最为频繁的两个区域,希望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后,深港两地永远都同心同行。

回归林种下深港青年持续交流的种子

1997年,林国兴以香港葵青区青年团及狮子会青年团会员的身份参加了深港青年种植回归林活动。“当天天气很热,但是大家都很热情,很兴奋。”回忆起20年前的植树活动,林国兴记忆犹新,“20年了,转眼一瞬。我的儿子去年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成为香港政府葵青区青年活动委员会委员,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传承。”林国兴笑着说,种植回归林也种下了深港两地青年持续、频繁交流的种子。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他都致力于推动、促进深港青年进一步的交流。

香港回归祖国当天,林国兴受邀参加、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回归场景。“那天晚上,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心情都特别激动,特别是中国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林国兴记得,回归当天香港下起了滂沱大雨,“像是在冲洗掉香港过去的耻辱,迎接新的时代”。

让粤港青年亲如一家没有隔阂

20年来,林国兴一直致力于推动深港青年交流。这些年来,他组织了包括音乐、文化交流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深港青年联谊活动。其中,影响最大、参与者最多的,应该是各种形式的“火车团”——组织粤港澳青年乘坐火车沿不同线路,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后相聚在首都的国旗之下。“一路上大家可以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了解各种风土人情;同时各地青年同吃同住,也能更好地增进了解,加强交流。”林国兴说,各种“火车团”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粤港澳青年。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至今,有十多万名青年参与这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最大的感触是,粤港两地青年的交流互动应该不断加强。我们要通过更多的交流活动让两地青年像一家人一样,不要有距离和隔阂。”林国兴说。

正是出于这一愿景,2006年,林国兴和其他长期从事粤港青年交流工作的朋友们一起,联合其他粤港青年团体,创办了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并在各地市成立分会,有计划、大规模、有主题地多次组织香港青年、大中学校学生赴广东开展交流,促进两地青年的联谊沟通。希望以此为载体和桥梁,让粤港两地的青年交流活动更方便、更顺畅。2014年,深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成立。深港青年交流的频次增多了,形式也更多样了。

深港带头推动大湾区共同发展

“我的助理在深圳居住,但是在香港工作;我的工作也是深港两地跑,有时一大早就到深圳开会,开完会可以马上回到香港总部,晚上又能赶到深圳参加活动。香港和深圳两地‘更近’了,两地交流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没障碍了。”林国兴以自己和助理深港双城生活工作的例子,说明深港两地20年间同城化发展以及交流更顺畅的趋势。

林国兴表示,随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写进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深港双城的协同发展将有更大的空间。“我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香港的交流能带个好头,进一步促进大湾区青年更好地交流,也推动大湾区各地市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更好地共同发展。”林国兴说。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杨磊 刘建良 /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