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丨彭健:从众筹私教到囤积培训材料,家长们在担心什么?

晶报
2021-09-24 15:15
摘要

“双减”的初衷,是为了让教育回到应有的轨道,这一点大家都是支持的。但如何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让家长变得更从容,让学生真正从中获益,确实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探索。

“双减”风暴刮起后,部分家长产生恐慌,开始购买大容量硬盘,提前囤积教辅、培训资料。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大量囤积培训材料。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近期开始加大对“一对一”“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总之,你会发现教育部门现在很忙——一个漏洞还没堵住,另一个漏洞又冒了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用一些家长的话来说:快乐很好,但中考、高考还在,靠分数论高低的竞争还在,名牌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差距还在,社会根据文凭选拔人才的机制还在,平时很快乐,一考就绝望,到时候哭都没用了,谁敢放松呢?

所以眼下的情况是,刚性的竞争引发的刚性需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刚性的需求如同一股“真气”到处乱窜:要么整出了“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要么整出了提前囤积教辅、培训资料,而教育部门则忙着到处“捂盖子”。

而只要这种刚需还在,只要这股“真气”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就算冒出的葫芦被按下去,还可能浮起其它的瓢。

所以“双减”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一点考虑得不周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双减”的初衷,是为了让教育回到应有的轨道,这一点大家都是支持的。但如何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让家长变得更从容,让学生真正从中获益,确实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探索。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