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研究院首提“分钟城”概念,详解60城生活圈活力指数
张畅
2021-09-23 16:39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格局与城市生活被悄然重塑,社区隔离、居家办公......人们的生活半径急剧缩减,城市呼吸的速度减慢,被忽视的社区也受到关注。然而,当我们放眼四周,重现的“附近”是否美好?以家为中心步行15分钟范围内,生活需求能得到满足吗?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分钟城”这一概念,借助城市生活圈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三个指标,对60城“15 分钟生活圈”的表现进行评估,并重点分析典型城市与社区相关案例。

“分钟城”活力指数比拼,南方优于北方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的“造城运动”高速发展,钢筋水泥如雨林般崛起。速度与激情背后,宜居性、包容性不足等“大城市病”也相伴而生。远方无限展开,附近却被推平,城市商圈普遍存在规划不尽合理、商业设施总体不足、供需不匹配等痛点。

为重新发现人的存在、重塑人周边的生活,贝壳研究院提出“分钟城”概念,即以家为中心,在适合城市的步行时长范围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一切之需,包括家庭、商店、娱乐、教育和医疗等。具体是5分钟、10分钟、还是15分钟城市,可因地制宜。

如果按主流的“15 分钟城市”标准,圈定2020 年人口在 500 万以上的60个城市,按权重高低依次衡量其生活圈的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环境品质度,各大城市表现如何?

报告指出,中国多数区域重点城市表现不错,综合评分排名前20的城市,除了深圳、厦门、大连、青岛四个计划单列市,其他16个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一线城市中,深圳居于“深上广北”排名之首,在服务可达度、业态丰富度和环境品质度三方面得分较为均衡,综合评分最高;北京因城市肌理导致空间割裂,降低了服务业态的可获得性,排名靠后。

整体来看,南方城市好于北方城市。样本城市中排名前10的,除了北京,其他均为南方城市;排名前20的城市中南方城市占14席。近年来,南方城市建设更新较快、环境品质方面得分较高,服务可达度方面也优于北方。

综合样本城市的异同点,报告还将60个城市划分为四大聚类,分别为均衡发展型城市、服务业态发展型城市、环境品质发展型城市、生活圈活力发展中城市。不同类型城市由于发展阶段、居民需求等影响,在三大指标上的优劣表现不尽相同。

触摸未来,“15分钟城市”是何景象?

为构建便民生活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目标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在15分钟城市建设上,上海已进行过诸多探索。贝壳研究院指出,上海中心城区生活圈活力指数较高,黄浦区和静安区最明显。从环线角度看,上海社区生活圈活力水平呈现沿“内环-中环-外环”依次递减的趋势,内环小区公共服务配套的便利程度较高。

再看北京,从226 个商圈的空间分布密度看,总体上以天安门为中心较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核心城区的生活圈活力更强,活力指数由此向外递减。北京生活圈活力的核心,则从天安门向东部偏移,东城区和朝阳区西部表现最优,西城区商圈的活力指数差异最小。

成都作为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分钟城”的水平呈现由内向外辐射,依次递减的特征。

重回社区,你身处蜂巢还是孤岛?

对“分钟城”的研究,最终要回归人的本质,让生活有更多的需求获得感。因此,报告从城市出发继续下沉,来到距离人最近的社区,通过测算北京6800个社区生活圈活力指数,总结出超大型社区、城市“蜂巢”及“孤岛”社区三种典型社区。

在比较样本中,建筑面积或者居 住人口总数居于头部位置的,是可以定义为大型社区甚至是超大型社区的。例如北京社区规划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的“睡城”天通苑。

租赁情况与小区户数的比值较高,租赁流动性越大,被报告定义为“城市蜂巢”。此类小区通常具备的特点有:公寓兼普通住宅;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生活便利性高;社区规模小,楼龄新,高密度;以小户型或超小户型为主;居住人群多为青年上班刚需群体,单身或两口之家。

城市中还存在一些位置偏僻、商业及交通配套缺乏、业主追求居住品质的社区——“孤岛”社区。

实际上,不同社区的独有气质,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切面。随着共同富裕被列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有望得到解决。从“分钟城”建设出发,重视城市存量提质,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助推经济转型,同时也是实现百年目标、走向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编辑 刘立波 审核 张畅

(作者:张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