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区豪发消费券促业态变化,如何保持活力形成良性循环?
2020-05-14 08:13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深圳人的假期关键词从“宅在家”变成了“去消费”。无论是全城寻找锦鲤的热闹,还是路上车辆渐渐排起长龙的等候,或是夜深圳繁华街区久违的烟火气,深圳活跃的消费市场,回来了。

数据显示,仅5月1日至5月3日,广东省发券地区共带动消费5.1亿元,深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坪山区所发放消费券共带动当地消费2.6亿元,占到了广东省一半以上。

3天拉动当地消费2.6亿,深圳人的消费能力让人称赞。受疫情影响,2020年深圳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33.77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商品零售下降21.9%,餐饮收入下降30.8%。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圳各区频频在促消费上做文章。4月1日罗湖全市首发消费券,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随后也加入消费券发放队伍,深圳在疫情下半场进入了“券消费”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各区在消费券的设置上,均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在激活消费端的同时,也为“生产端”注入活力,形成生产端活起来,消费端热起来的局面,从生产到消费达成良性循环,让社会运转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然而,火热的券经济背后,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当市民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重回正常,如何保持消费市场的活力?面对疫情后消费业态的转变,深圳应该如何转型升级?有专家表示,消费券的发放并不是长久机制,深圳要在良好的孕育新消费业态的基础上,把握自身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深圳打造立足华南、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脚步。

消费端加热
补贴下的消费欲望被释放

疫情期间那无处安放的消费欲望如何释放?如何通过稳消费为企业注入强心针?消费券的出现,为这些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3000万、5000万、1.1亿、2亿,夜间消费券、扶贫消费券、专项消费券……深圳各区在消费券发放上,都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思。不仅数额上成倍增长,品类上也进一步积极扩充。

作为消费大区,罗湖与消费相关的行业,比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实现的增加值占罗湖区GDP的比重达到25%-30%,仅次于第一产业金融业。另外,罗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数量占全区企业总数的50%左右,个体工商户则占80%以上。这就意味着只有把消费搞上去了,这一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才能得以生存、发展,社会也才会更加稳定、和谐。

深谙此道的罗湖,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区,在全市首先发放消费券,并配合城区夜间消费的特点,开发了夜间消费券。仅是五一小长假,罗湖区就发出近亿元消费券,全城寻找锦鲤更是把券消费的热潮推上高峰。罗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券消费,成了提起罗湖时的高频词。五一小长假直接拉动消费近1.2亿元。合作的技术团队透露,他们同时在全国40多个城市区域推消费券,罗湖的实际效果排在前10%。

另一消费大区福田,则打出了城区组合牌,将发放消费券本身融合到城区整体发展场景中,使消费与其他经济行为共同作用。例如,福田区瞄准市民消费需求,规划了22处健康消费专区,率先试水户外营销,满足疫情期间市民对健康环境和实景消费需求心理,推动商业休闲消费方式迭代升级。据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福田区各大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均出现同比增长的可喜态势,最高甚至达60%,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线下销售已恢复到同期的80%左右。

不同于以上两区,南山作为深圳科技强区,充分整合区内科技企业资源,联合参与企业及各大商圈,打造“全球云购”概念。抽奖的模式虽并未将钱以政府发放的形式放入市民手中,却让企业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提供了更多被市民认识的可能性,对企业数据的提升也证明,五一期间“全球云购节”消费补贴发挥了5-10倍的“杠杆”效应。

点评:虽然都是促消费,不同城区的侧重点也大有不同。福田、罗湖、南山等传统的消费大区,将促消费的目光,聚焦在本区的“消费端”上,通过补贴的方式,提升本城区实际消费量,从而达到提振消费市场的目的。

生产端激活
与电商平台合作让制造业走出去

以消费券刺激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撒钱”,而是要针对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去“撒对钱”。对于工业大区宝安、龙岗等区域来说,仅仅拉动本区域的消费远远不够,更亟待解决的是制造业如何动起来,产品如何走出去的问题。

龙岗是深圳的工业大区。坚定不移地走制造业大区的发展之路,始终是龙岗区的发展思路。总额1.1亿的消费券中,龙岗优品金额达5000万元,占比接近一半。由此可见,龙岗发放消费券的目的,不仅仅是重拾烟火气,更多的是要以消费带动生产,从而给经济带来活力。

另一制造业大区宝安,则打出了“宝安制造”牌。宝安区政府通过京东主站和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发放共计5000万元的消费券,涵盖家用电器、数码、电脑办公、食品饮料、医疗保健、生鲜等十余个品类商品。用户在京东平台上购买宝安辖区内企业制造的商品,可直享优惠减免,消费券的使用对象不仅仅涵盖了本辖区居民,更拓展至更多区域。据了解,在消费券发放一周后,京东、京喜平台上的宝安商家整体订单量环比活动前增长近200%。

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制造业大区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让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例如,宝安区政府与京东、京喜平台合作,龙岗区政府牵手京东、阿里巴巴这些流量大、活跃度高的大平台,不仅让商品在后疫情期间更具有价格优势,且加上电商平台流量的加持,产品更具竞争力。这种高活跃度在消费券停发之后,如何帮助企业留住关注度,还需要市场去检验。

点评:“罗湖与宝安,集中展示了深圳消费大区与产业大区促消费不同的侧重。罗湖服务业发达,是城区的压舱石。尽管近年来罗湖高新科技与新兴金融产业也在发展,但是消费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所以罗湖最早发券,直接为商家促销,抽奖回馈市民,重振消费市场信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道,“但是,由于疫情期间被抑制的不仅仅是需求,同样也抑制了供给。不仅仅要让消费端热起来,更要带动生产端活起来。宝安区和京东合作,全国人民都可以在京东上享受宝安区优惠,买宝安区产品,通过消费优惠的方式补生产,用以促进制造业的轮子转起来。”

新风口初显
聚焦疫后新需求两个品类备受“宠爱”

各区消费券发放方式类型虽各有不同,但有两个品类却是备受“宠爱”。一是汽车消费补贴,二是扶贫消费补贴。宝安、龙岗、罗湖、坪山、龙华、光明等区纷纷在促消费过程中单独提出了汽车消费。龙华区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向市民发出邀请:“欢迎来龙华买车!”坐拥比亚迪的坪山区,买车可享受购车补贴最高5000元,还可获得叠加大礼包;光明区有意激活汽车消费市场,为购车者发放电子消费券礼包补贴,补贴面值为汽车销售单价的1%的电子消费券。

各区纷纷在汽车消费上加码的背后,是疫情后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持续新增在支撑。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湘鄂表示,当年非典过后,小汽车的销量较之前是有所提高,经历此次疫情,有些市民拥有私家车的需求被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汽车消费带来促进。数据也是最好的证明,各区汽车销量纷纷增加,消费福利加持下,需求也跟着福利落了地。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消费也是深圳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战场。消费券发放的活动,也为扶贫事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福田区全市首推扶贫消费券,将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入消费券的行列中,拓宽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也推动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龙岗区发放1000万元“扶贫产品”消费券,打通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宝安区政府专门设有1000万元的“扶贫消费代金券”,辖区企业设立了15家线下消费扶贫超市和2家线上消费扶贫平台,购买商品均可享受优惠等。

通过扶贫消费券的形势,将扶贫产品、扶贫场景融入到城区促消费工作中,积极打通贫困地区绿色健康产品进入深圳市场的渠道,既满足市民消费需求,也有力缓解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压力。既能够提振消费,又能够达到扶贫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双赢。但消费券发放、刺激消费只是扶贫开始,之后需要两地政府、企业、乃至市民,一同参与进来,建立起消费扶贫成效机制。

点评:“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很多人觉得需要一辆私家车,减少公共出行风险,带动了汽车消费;很多人想跑步,发现在家跑步也不错,带动了跑步机的销量;疫情后很多人更注意健康保养,带动健康消费的发展。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疫情后的新需求,家庭式消费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深圳要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新动能。”郭万达说。

新业态转化
传统消费业态升级“直播带货”崛起

五一小长假,直播是深圳的热词。5月4日,龙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纳沙,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主任韩荡亮相“嗨购龙华优品云购会”直播间,亲自为龙华企业生产的产品线上带货,销售额超过1400万。5月5日,罗湖区水贝珠宝交易中心的网络直播间,20多家企业参与到罗湖珠宝购物节的淘宝直播活动中,更有100万元的线上购物券一小时被抢光,吸引了38万人在线观看。

直播、带货、云购……因为疫情的出现,这些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稍显陌生的词汇,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直播间买买买也成了不少市民的新习惯。疫情对传统消费方式带来了冲击,但也催生、带旺了不少新型消费业态。深圳也走起线上消费新路,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升级。

最为明显的便是直播带货。作为新经济时代的“弄潮儿”,各行业实体门店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直播带货”的突然崛起,成为不少企业自救的“标配”。企业想要度过危机,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还是要让企业本身找回自信心与竞争力,这些改变,就可以从适应新的消费模式开始。

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一场直播带来的销量,而是想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帮助企业突破目前的困境和局面。罗湖区政府积极引导珠宝行业参与“直播带货”网络销售新模式,就是助力企业掌握新技能拓展线上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

与罗湖同样有默契、为企业适应新消费形势的还有宝安区。针对辖区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工厂型制造型企业,京东平台为其提供度身定制的营销方案和大数据咨询服务,通过一对一培训、内容+直播制化等方式,帮助商家实现业绩突破;针对外贸型企业,还推出“出口转内销商家扶持政策”,从金融保障、入驻服务、流量扶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

点评:“在线消费,直播带货、云购,这些都是未来消费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深圳有腾讯、华为这些头部的互联网企业,既有技术优势,又有流量优势,在促进网购进一步升级、消费新手段推出等方面,拥有着良好的基础。如若可以将人工智能、VR、5G等技术运用到消费转型之中,引领新的消费业态大有可为。”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说道。

观察

“券消费”背后的“危”与“机”:把握新经济增长点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

深圳拉开“券消费”帷幕已有一个半月时间,历经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的检验,对拉动消费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是否需要继续为“券经济”加把火?专家们看法有些不同。他们强调,在促消费这场持久战中,深圳要反思如何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并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新经济业态的特点,在跨境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满足并留住本地乃至国内消费的需求之上,更多地吸引境外消费,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脚步走得更扎实、更快速。

消费券的作用该如何客观评估?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周顺波看来,政府的消费券能够比较好地刺激消费,发挥杠杆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现金流,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帮助这部分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消费券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额仍然较小,精准度仍有待提高。下一步要刺激百姓扩大消费,一方面还需要扩大发放总额,针对受冲击严重的行业,联合企业来开展行业的促销活动,提高精准度;另一方面,建立一些行业联合的平台很重要,联合消费行业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的刺激消费活动等,也应在考虑之列。”

刘晓博在肯定消费券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不能够高估其作用,这只是消费逐步恢复的一个诱因,整体上作用不会特别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唐欣怡也表示,发放消费券只是第一步。消费券应该发挥经济增长的扩大效应与乘数效应,理想状态下形成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带动生产——提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额外消费的良性循环。

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学虎也提出,消费券的发放方式、类型仍有改进的空间。“深圳市消委会公布的五一期间投诉情况,政府发放的优惠券使用难,成为疫情之下的新投诉点。所以各区在发券上仍需要加大力度,也需要精准投放。”

深圳消费市场的下半场会不会疲软?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被压抑的需求逐步被释放,掀起小高峰的深圳消费市场,会不会呈现疲软状态?对此,刘晓博表示出现消费疲软的可能是存在的,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做的依旧是振兴产业。“尤其是振兴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主要解决了更多的就业问题。并通过减税降费等手段激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好了,市民的收入高了,消费才能够持续的增长。”他说,“同时,要减轻市民身上的压力、担子,例如通过建设更多的人才住房,缓解市民还贷压力。”

郭万达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他看来,不是市场疲软了,而是在释放一波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后,逐步回归正常节奏。“因为有疫情,消费的欲望被抑制,当疫情防控向好,市民就出来吃饭、购物,满足许久未得到满足的欲望。但发泄之后,就和以前一样恢复正常了,有需求就买,没需求就不买,我觉得这不能算是疲软。”他也强调消费券是带有补贴激励机制的短期措施,若要建立促消费的常态机制,还是提高收入,降低包括进口关税在内的消费成本,同时改善消费结构,让市民能够有更多消费的空间。

消费业态变化,深圳可以做些什么?

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券的使用,可以窥见在互联网新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消费业态也出现了新变化。在此情况下深圳可以做些什么,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消费外流比较严重,境外消费热,但国内却遇冷,尤其是深圳,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一线城市中消费不算强项。”周顺波说道,“但深圳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跨境电商就一直领先全国,占据了全国很大的份额。疫情冲击下,对跨境电商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这也给深圳带来了新的产业机会。在推进消费转型方面,深圳可以巩固扩大原有的跨境电商渠道和政策优势,不仅在出口,更可以在进口方面有所作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不仅满足全市,更可以满足面向全国需求,留住国内的消费。”

郭万达对此表示赞同。“深圳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就意味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市民暂时不能出国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如何满足?有哪些产品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深圳能不能打造成让他们愿意消费的时尚产品、生活产品等,这就是消费转型可以做的,也正是深圳消费转型该抓住的契机。”

他还强调,在疫情过后,深圳在消费业态转型上要找准新商业、新平台、新消费路径,深圳在平台消费、线上消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腾讯会议的广泛应用就是印证。那么在平台消费、线上会议、线上教育上,深圳可以总结疫情期间发展的情况,快速找到发展方向。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提供个性化、定制性的消费产品。“政府本身是拥有大数据的,如何使用是一门学问。若是能够政企结合,利用好数据,让数据精准显示出不同的消费需求,针对不同人群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不仅主推数字经济发展,更能够刺激市民的消费积极性。”

热闹的消费券,带动了深圳人的消费热情。当热情退去,深圳的消费市场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值得关注。长期来看,深圳要保持消费的增长,还是要靠更优质和更丰富的产品、更优惠的价格、更贴心的服务、更优越的消费环境,才能吸引国内外民众前来消费。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刘春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