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宝安迎来了2位诺奖得主和5位院士科学家,共同开启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开发建设序幕。
昨天,诺奖得主、院士科学家和嘉宾共同开启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建设
作为深圳创新“十大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项目昨天在宝安正式启动。罗杰·科恩伯格、巴瑞·夏普莱斯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吴岳良、王佛松、汪集暘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郭位将首批入驻国际院士村。
石岩湖国际院士村规划图
院士村位于深圳市中心西北40公里的石岩湖畔,该项目也是“中国深圳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首个板块,此外还有宝牧全球科学家实验室、宝安诺贝尔中心、宝安诺贝尔/院士产业园等3个板块。当日,宝安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新中心等单位签署协议,协力打造“中国深圳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目的是探索国际科技思创、孵化、转化、产业合作融合的新路径,打开国际、国内顶尖人才聚集深圳的广阔通道,形成人才流向深圳的新常态。
“村民”愿景:共同携手,带来更多新技术的发展
罗杰·科恩伯格(诺贝尔奖获得者):
感谢宝安区、深圳市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加入到中国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作为首批入驻院士村的其中一位诺奖获得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共同合作、确保院士村的成功运作。
我的研究领域是基因信息,我们正在通过使用机器来解读人体的信息和行为,这一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例如,丙肝是一种正影响着许多中国人健康的疾病,若能从基因工程的角度寻找到治疗方法,将大幅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我们希望通过院士村项目的孵化,在各界合作下一起研发新药,用基因工程的方式寻找到更多疾病的治疗方法,解决这些困扰人类的疾病。
巴瑞·夏普莱斯(诺贝尔奖获得者):
非常荣幸能进驻国际院士村,我对院士村很感兴趣,很开心能来到这里。
立体选择性氧化反应是我获诺贝尔奖的技术。我的专业正是在跨化学中对分子间的反应进行相应的解读。我相信能和罗杰·科恩伯格携手,从化学的角度真正了解到这些美丽的分子间的作用机制,展示科技之美。
我希望见到这些技术最终在院士村落地,带来新的、功能性科技的发展,希望在院士村看到更多新技术的落地,也希望和大家共同携手带来更多新技术的发展。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在今天启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让人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鼓舞。很久以前,我不止一次地展开这样的畅想:在中国建立一个科学的胜地。如今,这个理想在中国、在深圳、在宝安石岩湖得到了实现,是宝安区委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合作创新中心、深圳赛格集团、上海场景等多个单位付出了诸多努力,让这个梦想得以成真。
之所以说石岩湖院士村是个创新,是因为宝安如此深刻地把科学家的生活、实验和科学技术的孵化、转化、生产等环节一条龙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研究与转化中创造性地提出最后一公里概念,并定制采用了相应的体制机制,非常了不起。我希望能用尽全力,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国际创新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也预祝这个事业圆满成功。
打开顶尖科技产业转化“最后一公里”通道
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要争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继续强化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率先形成国际一流的供给能力。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着力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报告还提出,今年起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作为深圳创新“十大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深圳今年计划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发挥顶尖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深圳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要抓紧落实科技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尤其是对已经明确今年要启动的4个基础研究机构、4个海外创新中心、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任务,必须加快进度、尽快完成。
诺奖得主、院士们在昨天的会议中交流
此次宝安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力在宝安区石岩湖畔打造中国深圳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是宝安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部署的具体表达。
该中心包含“一个项目、四个板块”,一个项目即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四个板块即:中国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宝牧全球科学家实验室、宝安诺贝尔中心、宝安诺贝尔/院士产业园。即将拉开建设的石岩湖国际院士村项目立足于科技转化,是“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第一个板块。
未来宝安将逐步组建由国际院士村、实验室、诺贝尔中心和产业园共同组成的科技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科技转化中心,实现“最后一公里”世界级顶尖高科技产业型转化,从而打开国际、国内顶尖人才聚集深圳的广阔通道,建立长效沟通平台,形成人才流向深圳的新常态。
“建科学胜地的理想在石岩湖畔实现了”
作为“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第一个板块,石岩湖畔将规划建设容纳50名全球院士、诺奖获得者的国际院士村,旨在为科学家们创造一个交流沟通以及科研成果孵化的平台,他们今后将根据各自研究领域组建世界一流团队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项目位于深圳市中心西北40公里的石岩湖畔,北至星湖路,南至石岩湖路,东至石岩湖湖区,西至洲石玉支线,自然环境清静优美,空气自然清新,绿树成林。目前规划功能为石岩湖度假村,范围总面积约73万平方米,其中已有建筑约4.1万平方米,预留发展用地约8万平方米。根据规划,该项目设有院士工作区,宝安院士发布,院士会议中心,院士咖啡接待室,院士生活区,院士图书馆,院士运动中心及院士村半山步道等八个功能区域。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获聘首任院士村名誉村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获聘首任首席科学家。“我希望在中国建一个科学胜地,现在这个理想在宝安的石岩湖畔实现了,我将不遗余力地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国际技术创新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饶子和致辞时表示。
“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将为所有来深圳的院士提供思创平台,宝安将把国际院士村建设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区,加快形成国际国内顶尖人才流向深圳、宝安的新常态。”区委书记黄敏在致辞时表示。
此前宝安曾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好山好水好风光为依托,以人才政策、优质服务为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院士及团队的招引力度,加快实施“院士宝安工程”,推动宝安产业迈向更高发展能级,此次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建设拉开序幕,为此项工作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据介绍,以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建设为肇始,宝安将紧扣“思创、孵化、转化、产业”四大板块功能,以“院士+”战略为抓手,成建制、整团队引进诺奖得主和院士科学家群体,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将宝安打造成世界级科学人才集聚的先行试验区、“一带一路”最前沿的“科技资源池”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区。
【读特新闻+】
(深圳·宝安)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
(深圳·宝安)国际院士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院士中心)旨在探索国际顶尖科技合作的“宝安模式”,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科技产业型转化。该中心包含“一个项目,四个板块”,一个项目即国际院士中心,四个板块指:
1、中国深圳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实际需求,为诺贝尔获奖者和院士在宝安生活居住、科研交流提供保障;
2、宝牧全球科学家实验室: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为诺贝尔获奖者和院士的实验室团队工作和居住等提供配套支持;
3、宝安诺贝尔中心:拟在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宝安诺贝尔中心的总部大厦;
4、宝安诺贝尔/院士产业园:规划建设宝安院士产业园,实现院士及诺贝尔实验室研发成果技术产业化,加快形成“院士产业”和“院士经济”。
编辑 董晓敏 实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