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患者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看病,拍片子后看到影像学报告上写的骨刺,就觉得被扎得难受,想要“除掉”骨刺。中山七院专家表示,骨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
据了解,骨刺又称骨赘、骨质增生,是在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常出现在受骨关节炎影响的关节周围。骨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尖锐,只是额外形成的骨质,通常比较光滑。骨刺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肩、手、髋、膝和足。
中山七院专家表示,很多患者觉得长了骨刺就必须要“除掉”,但骨刺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它是机体由于其他异常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自我修复的病理过程,其本质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同时,骨刺造成的疼,可真不是扎出来的,经过合理治疗后,即使骨刺还在,也不会感受到一点疼痛的。不是所有的骨刺都会引起疼痛的。
那么,既然骨刺是“好东西”,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它为什么会引起疼痛,如此的不招人待见呢?专家表示,那是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并不会对细小的骨刺感到有不适感,只有偶然体检拍片后才发现存在骨刺。但是随着骨刺部位使用增多,该部位应对压力、牵拉、摩擦或压力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局部的无菌性炎症,炎症因子的刺激造成了该部位的疼痛,才让人误以为是骨刺“扎”得疼。
骨刺该如何治疗呢?专家表示,骨刺本质上就是骨组织,没有药物可以软化、清除它们。不过,对这类患者专家有4点建议:一是减轻局部刺激。包括少走路,避免拿重东西;二是改变生活习惯。改穿宽松的软底鞋,最好是带气垫的运动鞋,如有必要还可以定做医用的矫形鞋垫,爱美的女士们此时要把美美的高跟鞋收起来一段时间了;三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包括坚持热水泡脚、局部抹药膏和贴膏药,缓解局部炎症带来的疼痛;四是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药物。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