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骨刺就必须要“除掉”?专家说骨刺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陈旭
2020-05-05 17:03
摘要

不少到骨科看病的患者,拍片子后看到影像学报告上写的骨刺,就觉得被扎得难受,浑身不舒服,想要“除掉”骨刺。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专家表示,骨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

“医生,我脚底长了一根骨刺,难怪走路这么疼,给我开点药吃把骨刺’化掉’吧。”“医生,骨刺扎得我难受,你给我开一刀把刺割掉吧。”“医生,我这么年轻,怎么会长骨刺啊,是不是拍片拍错了?”

不少到骨科看病的患者,拍片子后看到影像学报告上写的骨刺,就觉得被扎得难受,浑身不舒服,想要“除掉”骨刺。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专家表示,骨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

据了解,骨刺又称骨赘、骨质增生,是在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常出现在受骨关节炎影响的关节周围。骨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尖锐,只是额外形成的骨质,通常比较光滑。骨刺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肩、手、髋、膝和足。

很多患者觉得长了骨刺就必须要“除掉”,首先,骨刺可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它是机体由于其他异常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自我修复的病理过程,其本质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其次,骨刺造成的疼,可真不是扎出来的,经过合理治疗后,即使骨刺还在,也不会感受到一点疼痛的。就像有白头发不一定是老头、老太太,没有青春痘也不一定不是年轻小伙儿一样,不是所有的骨刺都会引起疼痛,更遑论治疗了。

骨刺是怎么产生的?骨刺其实是骨与骨之间或骨与韧带之间在“维稳”。随着年龄增长或运动负荷的加重,这种连接部位会逐渐变得不稳定,此时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正常的足弓是一个弧形的结构,就像一张弓,足底的诸多骨头构成了弓体,韧带构成了弓弦。这种富有张力的结构不仅维持了足底的稳定,通过适度的变形能很好地吸收震荡和缓冲,更为人在行走和跑跳时提供了足够强大的缓冲和弹性加速作用。

此结构最薄弱的部分就是“弓弦”与“弓体”相交接的地方,也就是足跟处,正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刺发生部位。这个地方反复受到刺激和损伤,导致了在应力(弦)的方向骨刺的形成。所以我们仔细观察X光片会发现,骨刺方向是水平而不是垂直向下的。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韧带与骨骼的接触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受力,使得接触面更加稳定,重新变得平衡。

既然骨刺是“好东西”,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它为什么会引起疼痛,如此的不招人待见呢?那是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并不会对细小的骨刺感到有不适感,只有偶然体检拍片后才发现存在骨刺。但是随着骨刺部位使用增多,该部位应对压力、牵拉、摩擦或压力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局部的无菌性炎症,炎症因子的刺激造成了该部位的疼痛,才让人误以为是骨刺“扎”得疼。

骨刺该如何治疗呢?有许多“大师”正是利用了患者们对骨刺的不了解,向他们推荐所谓的“神药”,说是一抹骨刺就会消掉,是真的吗?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些“大师”们很有可能是大忽悠,尽是些不负责任的说法,误导广大患者。骨刺本质上就是骨组织,没有药物可以软化、清除它们。

那么骨刺该如何治疗呢?

1.减轻局部刺激。包括少走路,避免拿重东西。

2.改变生活习惯。改穿宽松的软底鞋,最好是带气垫的运动鞋,如有必要还可以定做医用的矫形鞋垫,爱美的女士们此时要把美美的高跟鞋收起来一段时间了。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包括坚持热水泡脚、局部抹药膏和贴膏药,缓解局部炎症带来的疼痛。

4.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药物。

相信经过上述治疗,虽然您的脚上可能有骨刺,也一样可以健步如飞!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陈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