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阳:在项目一线扎根绽放的93年“羊城工匠”

读特记者 徐兴东 刘红燕 田宗伟 文/图
2020-04-30 15:57
摘要

从分公司到五公司选拔赛,再到中建四局劳动竞赛,最后代表中建四局参加广州市“羊城工匠杯”,刘兆阳和队友金尧一步一个脚印,正逐步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

2019年11月16日,刘兆阳代表中建四局在广州市2019年“羊城工匠杯”第四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竞赛中荣誉金奖,从分公司到五公司选拔赛,再到中建四局劳动竞赛,最后代表中建四局参加广州市“羊城工匠杯”,刘兆阳和队友金尧一步一个脚印,正逐步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道军令状,立下的是使命,扛起的却是担当

谈及刚结束不久的中建四局劳动竞赛和“羊城工匠杯”比赛,他言语中依然难掩激动,他说:“一开始对比赛是有些抵触的,但是从分公司参加完测量比赛,再到五公司,最后代表中建四局参加比赛,这期间各级领导以及身边同事们给了我们无数嘱咐和期待,更让我明白这期间的比赛都代表着分公司、五公司乃至四局的荣耀,所以我决定全力以赴,为公司也为自己准备好每一场比赛。”

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他有效整合空闲时间,一遍又一边地学习,一遍又一遍地测试,力求将每一次练习过程以及结果达到完美,通过无数次的用心钻研、多次的精确测试、长期的默契配合,最终刘兆阳和他队友通过三级选拔赛,最后登上了“羊城工匠杯”测量组第一名的颁奖台。赛后,他说道:“很开心能代表公司参加这项赛事,也很荣幸为自己以及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2016年7月,刘兆阳毕业于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建筑梦、将自己所学知识回赠给社会,毕业后在先后在沈阳市、大连市、呼兰浩特市一线项目担任测量员、施工员等职位,2019年4月进入中建四局五公司深圳分公司,在东莞沙田小学项目从事测量员一职。

从北方老家来到深圳,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工作方式方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白天执行繁重的测量任务,晚上看图纸规划线路,空闲时间研究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计算的精度,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他也问过自己:“这样的日子我还能坚持多久呢?”但是他重复告诉自己“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经过了大半年的打磨,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深圳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状态,闲暇之余跑步、打篮球、参加篮球比赛,让自己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做就要做到最好,把一件事情做精

“做就要做到最好,把一件事情给做精。”,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作为90后,给项目管理人员、工友们留下的是“勤于学习、富有朝气,勇于担当的形象”。出身东北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闲暇时跟一群同事和工友们能天南地北聊起来,他自己也坦言:“不活泼一点,干不了现场生产。”身为测量主管,负责的远不止测量,他早已习惯,一天的电话来来去去,最多一天能达到80余次,两块充电宝随身携带,指挥挖机、调度翻斗车、协调劳务队钢筋工、木工、混凝土、截桩,对接土石方负责人、安装队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爱学习、爱琢磨的人,办公室、宿舍都有工程施工、测量类书籍,他坚信多学些知识,总能以备不时之需。沙田小学地下室基础下面都是烂泥,恰逢南方雨季,施工难度陡然加大。他和同事们查阅资料以及相关案例,建议项目部采用双层钢板桩支护基础来进行排水,此举推进了项目部正常施工。

从业3年以来,两年测量员,一年施工员,再到如今的冠军测量手,从北向南,稳打稳扎,以初心为坐标,用双手丈量人生,用臂膀勇担使命。 刘兆阳与诸多90后一样,正逐渐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徐兴东 刘红燕 田宗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