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一个成长与救赎的巧妙谜题 日本直木奖作家辻村深月《镜之孤城》出版
特约撰稿 睢静静
2020-04-30 14:57

浙江文艺出版社 "KEY- 可以文化 " 于 2020 年 4 月推出了被称为青春推理旗手的日本直木奖作家辻村深月的新作《镜之孤城》, 这是一部探讨青春期成长困境以及校园霸凌问题的奇幻题材推理小说。2018 年《镜之孤城》在日本出版后收获了包括 " 日本书店大奖 " 在内的年度 7 项大奖,日本销售量突破 55 万册,更是受到了日本众多初高中图书馆馆员的好评和推荐。

故事主人公安西心是雪科第五中学一年级的普通学生,她遭遇了校园霸凌,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她无法向别人倾诉自己的遭遇也不敢出门,一直幻想着有人会从沉重的现实中解救她。忽然有一天,她房间里的全身镜发出了耀眼的亮光,在镜子的另一边居然是一座城堡。七位少年在这里相遇了,城堡成为了不能去校园的他们唯一的避难所。戴着狼面具的神秘少女告诉他们,这个城堡在平日的九点到五点开放,只要在指定期限内找到藏在城堡中的 " 祈愿的钥匙 " 就能实现任何一个愿望。究竟是寄希望于神秘的力量解救自己,还是直面现实的困境从彼此的身上寻找成长的力量?辻村深月在这个奇幻的故事里,向读者讲述了来自同龄人的恶意,也讲述了友情的成长、亲情的羁绊。

作为推理小说家的辻村深月是一个巧妙的布局者,在优美的文字背后铺陈着缜密的线索,耐心而不刻意地将读者引向真相。对于为什么选择镜子作为书中连接真实世界和异世界的媒介的问题,辻村深月曾在采访中表示:" 把读书比作体验他人的生活的话,书中的世界其实就类似于异世界,…… 我觉得穿过镜子进入异世界的体验,和打开书页通过阅读进入书中世界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同的,而我正是从’书中世界’的概念延伸出去,构思了‘镜中世界’的设定。"

在日本的文化与文学中,不登校(拒绝去学校)和校园霸凌的题材一直广受关注,可以说是任何年代的人都要经历的成长仪式中的一环。《镜之孤城》中的少年们形象饱满,性格各异,有的性格早熟的心底叛逆,有的因为家庭原因比同龄人抱有更多心理包袱,有的被无辜卷入懵懂的恋爱纠葛,有的痴迷于电子游戏,甚至有的曾经站在施暴人角度而后又被暴力反噬。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动或者被动地离开了校园。这种现象在东亚文化圈内较为普遍,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容易引起广泛共鸣。不登校、校园霸凌等问题不单单是我们在某一成长时期会面临的困境,也是每一个有过同样经历的成年人需要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2004 年辻村深月凭推理小说《时间停止的校园》摘取第 31 届梅菲斯特奖而一举登上文坛,之后作品屡次入围各大奖项。2011 年凭推理小说《使者》获得第 32 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2012 年,《没有钥匙的梦想》获得直木奖,并被改编为同名影视作品。辻村深月以巧妙的推理和对青少年心理以及校园生活的准确把握获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肯定。近年来,她出版的一系列以成年人为主人公的作品也获得了好评,但早在《镜之孤城》出版之前,日本的读者中就有很高的呼声,希望辻村深月能够重拾青少年和校园题材。这也说明在把握青少年和校园题材这方面,辻村深月有着超越书写同题材的其他的作家的洞察力。

《镜之孤城》讲述的是一群初中生的故事,他们处在一个 " 儿童 " 到 " 青少年 " 的过度时期,是整个青春期中最为微妙的临界点。通过细腻甚至琐碎的心理描写,辻村将读者带回了这心思敏感的少年时期——不仅通过小心的经历,也通过小心在镜子城堡中遇到的其他抱有各自 " 成长的烦恼 " 的少年的经历。辻村曾说过,这本书并不仅仅为这些被迫或主动离开了校园的少年而写,也为那些表面看起来平静无事地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人而写。在成长中,几乎所有人都曾面临与同龄人的纠葛、成年人的不理解、友情或恋情的苦恼。也许大多数人都带着这些未经解决的问题成了大人,心结却未曾真正解开,而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少年的自己和解的机会。就像辻村深月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她想要送给 " 过去的自己 " 的书。

《镜之孤城》

[ 日 ] 辻村深月 著

李大鸣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特约撰稿 睢静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