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写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在深圳发布。记者了解到,我国的心血管病仍持续处于上升态势,人群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的患病率均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胆固醇异常(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显著高于北上广等其它大城市。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主任陈伟伟介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自2005年以来持续每年发布,旨在动态跟踪报道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综合评价国家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从今年的报告来看,我国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患病人数达2.9亿,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陈伟伟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三年超越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及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不高造成的。此外,报告还显示,颗粒物(PM)大气污染对国民心血管健康危害巨大,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PM中最主要的致病成份,与心血管病的关联更为密切。有数据显示,污染当天,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明显增加。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与慢病管理科主任徐健表示,由于深圳人口结构年轻等原因,深圳的心血管病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血脂异常的问题较为突出。血脂主要指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虽仅占全身脂类的极小部分,但因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中,深圳的胆固醇异常患病率(1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和其他大城市(如广州12%)。徐健指出,血脂问题与市民的日常膳食习惯和自身代谢合成有关,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测量一次血脂,如果血脂异常,需通过改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早干预,或通过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