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人民的重大利好!沙井交通专项规划大曝光!

蚝乡沙井
2017-04-12 10:21
摘要

沙井地区轨道网络规划图 措施三:设置中运量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

沙井人民的好消息

沙井片区交通专项规划来啦

新的交通发展策略

会主动适应沙井片区城市转型

支撑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

推动沙井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现状问题 1

网络:路网规模总体不足,等级结构不合理

(1)高快速路建设滞后,对外交通主要集中在 107 国道和广深高速公路。

(2)片区内部道路实施困难,断头路多,循环不畅,干道功能混杂。

(3)107 国道对沿线东西两侧用地分割严重,交通联系不便。

(4)路网密度不足,次干道及支路严重缺乏。

现状问题 2

公共交通:公交线路分布不均,场站设施不足

沙井地区只有一条轨道线,是近期建成投入使用的轨道 11 号线。服务于沙井地区的常规公交线路共 58 条(过境 22 条,对外 19 条,内部 14 条),主要集中于 107 国道、宝安大道等干道上。

公交停靠站 267 对,300 米覆盖率 62%,500米覆盖率 85%,内部公交服务相对较弱。现状利用临时用地建成的公交场站 4处,规划公交场站无一处落实。

现状问题 3

慢行交通:慢行设施建设滞后,网络不连续

现状问题4

静态交通:停车设施供给不足,违章停车现象普遍

规划方案

(一)公共交通规划方案

建立以海上田园站、沙井中心站双枢纽系统为核心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公交体系。

措施一:打造对外、对内双枢纽,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利用穗莞深城际线、11 号线与 18 号线相交节点海上田园站与沙井中心站,分别打造对外、对内轨道枢纽双中心,并以新和大道、新沙路、宝安大道为骨架走廊,建立“骨架走廊+两侧渗透”的轨道接驳体系,同时建议以 TOD 模式对枢纽周边用地进行开发,打造片区中心。

沙井地区轨道枢纽规划图

措施二:优化轨道网络,支撑主要客运走廊的交通需求。

加强深圳与东莞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议将 6、12 号线延至空港新城;20 号线延至东莞长安新城,与东莞轨道线路对接

在 107 国道上增加一条普速线路;在凤塘大道上增加一条普速线路。本规划提出的轨道调整。

沙井地区轨道网络规划图

措施三:设置中运量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 

沙井地区中运量走廊规划图

措施四:设置公交专用道走廊,保障公交优先快速通行。

为保障公交快速通行路权,利用大于双向 6 车道的主次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总里程为 93 公里。

沙井地区公交专用道规划图

措施五:统筹落实公交场站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核算各片区的公交场站需求缺口,未来沙井地区还需结合新建(更新)项目或结合用地调整,落实公交首末站 3.2 公顷。

沙井地区公交场缺口分布图

(二)道路设施规划方案

建立内外畅达、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破解区域交通瓶颈,改善内部道路循环。

措施一:加快外围高快速路建设,引导交通向东西两侧均衡集散。

(1)加快推进大外环高速、海滨大道的建设,加强对外集散能力。

(2)将沙井北环路等级提升为快速路,形成东西向高快速路间联络道。

(3)在沿江高速沙井段设置出入口,方便沙井地区上下沿江高速。

(4)优化改造沙井南环路沿线节点,提高沙井南环路的交通转换能力。

措施二:进一步梳理与周边地区的路网衔接,促进区域发展。

(1)加强深圳与东莞长安镇的联系,促进两地一体化发展。

(2)优化沙井与光明、石岩的衔接路网。

措施三:完善 107 国道沿线节点设置,加强两侧交通联系。 

措施四:优化内部路网,促进道路实施。 

(三)慢行系统规划方案

逐步建立功能清晰、路径连续、环境宜人的步行、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 

措施一:加快立体过街设施建设

在地铁站、客运站、商业中心以及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等人流往来密集区域的主要干道上增加立体过街设施,加强道路两侧用地之间的联系。

措施二:建立步行、自行车网络

措施三:合理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

措施四:适度发展公共自行车作为补充

(四)需求管控规划方案

通过合理停车设施供应,有限满足片区未来停车需求,改善城市环境与交通环境。

重点在城中村、建成时间较早的老城区、未来交通热点地区、对外道路出入口、交通枢纽等地区增设公共停车设施,弥补停车位历史缺口与调节交通需求。

规划 134 处公共停车场,涉及车位约 3 万个,其中结合公共项目增设公共车位 1.9万个,结合新建项目增设公共车位 0.4 万个,与首末站复合建设公共车位 0.2 万个,独立占地公共停车场车位 0.5 万个。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