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十项措施助力 河源跨境电商业务五月试运行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李海东 文/图
2017-04-10 20:39
摘要

相关直购进口监管场所正在建设,河源市跨境电商业务可望5月份试运行。广州海关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场所建设” 等十项政策,助力河源外向型经济发展。 4月10日下午,河源市商务局、河源海关和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惠州办事处联合举办政策发布和宣讲会,宣讲相关政策。

微信图片_20170410202037

微信图片_20170410202044

河源第一家进口公用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

相关直购进口监管场所正在建设,河源市跨境电商业务可望5月份试运行。广州海关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场所建设” 等十项政策,助力河源外向型经济发展。

今天(4月10日)下午,河源市商务局、河源海关和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惠州办事处联合举办政策发布和宣讲会,宣讲相关政策。

河源海关关长余卫东宣讲称,广州海关助力河源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十条,分别是,“加大外贸企业信用认证培育力度”、“支持建设铁路货运口岸,发展多式联运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场所建设,力促跨境电商业务新发展”、“加强市场采购政策研究,推动旅游购物向市场采购转型”、 “全力支持河源申建综合保税区”等。

这些政策对河源外向型经济发展预计威力巨大。昌鑫企业集团代理三星、LG、惠普等品牌高端产品的贸易,公司总经理李科告诉记者,仅“一体化通关”一条即可大大减少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而“支持企业开展高端装备的保税维修业务”,则可让该公司代理业务翻番。

深圳前往河源投资的美晨通迅,是河源手机生产龙头企业,该公司正在申请高信用企业认证,一旦申请成功,公司不仅可获得通关便利,其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都会大増。

随即,中国信保围绕“如何慧眼识买家”主题进行了授课,据悉,国家早在2001年,就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河源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河源企业参保。去年,中国信保为河源市67家企业约1.3亿美元出口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协助企业进行保单融资2800万元。

2016年,河源进出口实现总值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但是,去年,该市近一半的外贸企业出口下滑,今年首季度依然举步维艰。外贸出口下滑局面如何扭转?

河源市商务局局长孙宇红称,“服务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态度,更是我们的责任和本领。”她表示,将以惠企为本、以服务为上,让“暖企”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发展,与企业同度渡时艰、砥砺前行。

【读特+】

广州海关助力河源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项措施

一是加大河源市外贸企业信用认证培育力度,重点培育河源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超3000万美元的一般信用加工贸易企业,协助其早日成为认证企业,从而享受到国内外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便利措施。

二、支持建设铁路货运口岸,发展多式联运新模式,支持河源市推进“无水港”建设,积极探索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多种物流模式下的海关配套监管措施;

三、支持跨河源境电商场所建设,力促跨境电商业务新发展

四、加强市场采购政策研究,推动旅游购物向市场采购转型,在河源市尚不具备国家批准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施范围的情况下,配合河源市进一步加强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配合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市场采购试点范围资格。

五、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建设,促进保税物流发展,全力支持河源市申建综合保税区。指导河源市第一家出口监管仓、源城区物流园区保税监管场所建设,促使两个项目尽快运营。

六、无缝对接海关管理与企业经营,推进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改革。对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优先在河源市探索实施“自主备案、自主核报、自主缴税”监管模式。

七、服务企业个性化需求,支持新兴业态创新发展。

八、深入落实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九、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

十、建立部门联系配合机制,协调跨关区事务工作。

编辑 多多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李海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