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材料产业规模超1650亿元

读特记者 闻坤
2017-04-10 18:55
摘要

经初步统计,截止2016年,我市已培育和引进了10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建设了10余家相关科研创新载体,培育了20余家石墨烯相关的企业,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发表石墨烯相关SCI论文40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700余件,在石墨烯粉体制备、...

深圳在石墨烯领域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投融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10日,2017深圳国际石墨烯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及国内外专家、院士聚集一堂,以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科学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前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院士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担任本次论坛共同主席。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承办。深圳国际石墨烯高峰论坛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性论坛,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

诺奖得主及50位大咖坐而论道

本届论坛,有50余位石墨烯领域世界知名科学家和产业界人士作公开演讲,其中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鲍曼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费德里克·罗塞伊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等多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分别就“二维晶体异质结研究进展”、“石墨烯产业前瞻:合成决定未来”、“石墨烯单晶的超快生长”、“碳材料的合成创新:芳踪何处寻,曲径通幽处”、“面向CO2电催化还原的超薄二维材料设计”和“二维材料的模型预测:从合成到性质”等8个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设置了化学剥离石墨烯及其二维三维自组装、薄膜制备及应用、其他二维材料、储能应用、其他器件应用和其他纳米碳等6个分论坛共计45个分会报告,并举行石墨烯学术和产业界对话活动。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参会代表近600人。

深圳申请石墨烯相关专利700余件

张虎表示,深圳大力发展包括新材料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深圳作为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等技术跻身世界前沿,累计集聚了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去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产业规模超过16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23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深圳专门实施了创新“十大行动计划”,明确把石墨烯作为“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和“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快推进石墨烯技术产业化。

深圳高度重视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尤其在石墨烯基础研究、产业化和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科学规划、精心布局。经初步统计,截止2016年,我市已培育和引进了10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建设了10余家相关科研创新载体,培育了20余家石墨烯相关的企业,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发表石墨烯相关SCI论文40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700余件,在石墨烯粉体制备、石墨烯复合储能材料、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较强的产业基础,相关产品应用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复合材料领域优势明显,在石墨烯领域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投融资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我市高端制造业为石墨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见习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