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东莞市文化馆联合南方日报社、南方+客户端共建的全国首家媒体文化馆——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正式上线启动,推动文化馆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
通过政媒共建及创意赋能,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将打造更加丰富、立体、有趣的线上文化体验。加快数字文化馆建设、助力东莞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
优势互补开启智慧文化馆建设新篇章
东莞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第一批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城市,承担着探索经验、示范引领的重任。
长期以来,在“开门办馆”思路引领下,东莞文化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变文化馆“独唱”为社会“大合唱”,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服务效能。这次共建,也是这场大合唱中的重要一曲,也是开展智慧文化馆建设的新篇章。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代表合作方东莞市文化馆致辞时表示,未来将紧扣智慧、品牌、社群三个关键词,将“云上文化馆”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标杆。
黄晓丽解释,如果说数字文化馆目前还更多地停留在服务、资源的线上化、数字化,那么智慧文化馆未来会带来更多的期待,会是一个巨大的跃迁,它将会包括发展理念、智慧场馆建设,以及管理体系、运营体系、呈现体系的智慧化等。
本次合作,东莞市文化馆将借力权威媒体,以开源合作、更主动地拥抱互联网,通过“云技术”打破壁垒、开源合作,实现资源使用更优、市民体验更好、社会效益最大。
“我们将用品牌思维,培育东莞公共文化服务新IP,加强对‘云上文化馆’整体性的品牌塑造,集中力量打造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文化品牌。”黄晓丽说。
此外,用社群效应,提升“云上文化馆”的服务效能。“我们将增强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更深入地了解民众文化需求,向细分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市民享受更精良的公共文化服务。”她说。
“五新服务”擦亮东莞智慧文化馆新品牌
全新启动的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有哪些特色、如何在云上服务好广大用户?
据了解,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新服务”——以新平台、新形式、新场景,打造文化馆线上新优势、擦亮公共文化服务线上新品牌。
一是打造自带流量新平台。目前东莞市文化馆已经有比较丰富的数字文化馆资源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南方+是广东省权威发布平台、拥有6500多万用户。这次共建将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在移动端的影响力,打造自带流量的新平台,让文化活动受益人次成倍提升。
二是打造人气互动新场景。把文化馆已有线下品牌如“文化四季”、“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东莞非遗课堂”等进行升级包装,在线上更完美呈现、形成文化活动人气互动的新场景,让市民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线上文化资源。
三是开展线上服务新探索。结合互联网优势与媒体特色,重新打造“艺咖来了”、“走近艺术”、“云赏非遗”等特色品牌活动,实现每场活动“线下参与几百人,线上互动几万人甚至百万人”的影响力,让政府投入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是借助媒体重塑新优势。这次与南方日报、南方+的共建,将通过与专业媒体合作进行议程设置、策划话题、包装亮点,实现从文化产品从“端给你看”到“吸引你看”的转变,引领城市文化热潮。
五是政媒共建擦亮新品牌。东莞市文化馆在全国率先与权威媒体共建云上文化馆,是一次整合撬动社会资源共同办好文化馆的创新行动,共建方也将投入专业团队以及宣传资源打响品牌。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