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命科学》网站4月22日报道,眼睛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源。
根据一项关于意大利首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个案研究,在该名患者鼻部的病毒消失多日之后,医护人员却在患者眼部泪液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1月23日,一名65岁的女性从武汉飞往意大利。5天之后,该名女性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包括干咳、喉咙痛、鼻炎、结膜炎等。次日,患者被送入医院。确诊数日后,患者出现发烧,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患者住院的第三天,医护人员为她做了眼部拭子采集,并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接下来,医护人员继续每天为患者进行眼部拭子采集。住院第20天时,患者眼睛炎症已经消失;但第21天,病毒仍然存在。后续几日,患者鼻部和眼部都检测不到病毒。但第27天时,医护人员再次在患者眼睛内发现病毒。
研究报告写道,“患者的鼻拭子已检测不到新冠病毒核酸,但数日后,又在眼拭子样本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另外,通过能够增加病毒粒子数量的实验室测试,研究人员确定,从患者眼部采集的病毒样本仍在不断复制,因此可能仍具有活力。
“我们发现,新冠患者的眼部液体可能含有具传染性的病毒,因此可能成为传染源。这些发现,更加说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不要摸鼻子、嘴巴、眼睛,以及要经常洗手。”
此外,由于眼睛可能感染病毒,并成为传染源,眼科医生为患者做检查的时候,也应采取防护措施。此项研究表明,感染初期,病毒可能攻击眼睛,“因此,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止病毒通过这种途径传播”,报告写道。
此前已有报道称传染性结膜炎可能是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状之一。中国有研究也指出,病毒可在眼部进行复制,因此眼睛可能是病毒的传染源。但这些从眼部采集的病毒样品传染性有多强,尚不清晰。
以上研究于4月17日发表在《内科学纪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