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

2017-03-30 17:06
摘要

在此前顺德于深圳启动的首站“发现顺德全球路演”中,就有专家评断,深圳最强是创新,顺德最强是产业,其中家电和机械装备业都是超2000亿产值,深圳创新是环绕着互联网+和智能硬件为主的创新,因此恰恰好顺德的产业是与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有关的,两者有很好的契合点。

在1月宣布完成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KUKA)、2月与以色列高科技企业高创(SERVOTRONIX)达成战略合作后,美的集团今年3月发布了未来战略,将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上布局进入新产业,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集团。

“坚守制造、坚定转型”,作为顺企龙头的美的集团对未来的战略决策,和它所在的这座城市高度契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制造业闻名的顺德也在思考自己未来在湾区经济中将要如何作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是坚定走产业强区之路的顺德给自己提出的目标。

美的:

“双智战略”+“新跑道起跑”

作为广受认同的现代企业基本发展规律,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如通用电器、西门子等,往往都走过从消费产品到工业产品、从传统制造到高端专业制造的发展轨迹。如今,从顺德成长起来的美的,也在沿着这条轨迹前行。

在美的未来战略图景中,以智慧家居、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双智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其中,作为智慧家居的重要成果,美的率先在“未来厨房”迈出一步;“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则是美的智能工厂将实现的真实场景。

与此同时,寻找家电之外业绩增长的第二跑道。两年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提出,美的不只是家电。如今,美的则以双智战略和新产业布局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初步的答案。首次在美的舞台亮相的库卡CEO Till Reuter说,库卡将帮助美的集团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全面布局,以德国的高精尖技术为依托,领导全球产业发展,占据工业4.0的制高点。

格兰仕:

有项目外地投一半,都考虑回顺德

从“得唔得,唔得返顺德”到“得唔得,都要返顺德”,顺德这句民间俚语发生的变化,体现着很多企业近两年心态的转变。扎根顺德面向世界发展,不只有美的,创造了世界微波炉产品的“单项冠军”的顺德企业格兰仕也是其中一例。

格兰仕总裁梁昭贤说:“格兰仕有些项目在其他地区投资了一半,现在都在考虑回到顺德,今年格兰仕的整体投资重心和发展重心将全部回归顺德,立足容桂,继续在这里做大做强。”他提到,包括微波炉核心技术研发、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投资等格兰仕将至少新增投资3.5亿元,包括要在顺德打造格兰仕的第二个“单项冠军”。

在顺德扎稳根基同时,格兰仕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脚步也在加速。在去年10月与世界机器人巨头——日本发那科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今年2月下旬双方又就共同投资研发中心达成共识,未来双方将共同推进格兰仕自动化和互联网工厂建设。

更多企业:

在顺德发展产业确有优势

从当年顺德容桂的万特电气,再到如今的好太太,好太太电气有限公司曾经经过了短暂“出走”,在前年,企业决定整体搬迁,返回顺德“二次创业”,这一次,它很成功。“重返顺德,是这里能够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好太太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燕飞说,2015年,企业决定整体迁回顺德,重新“回家”再创业,是考虑到顺德的条件让企业有更大余地发展。

如今,好太太的车间面积是过去的3倍,年产值或较原来增加5~7倍。有了前期的品牌积淀,目前年均产值都较前一年增加25%左右,而去年产值达到5亿元左右。

曾经的传统制造工厂、现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德区龙腾企业,顺德陈村的昇辉控股董事长李昭强则说,西部和贫困地区成立公司,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也非常好,长三角很多地区招商引资力度也比较大,“我们曾经试过在湖南张家界建厂,但测算过在那里建厂成本反而会比这里高很多,在这里更方便。”

企业家:

顺德聚合力究竟在哪里?

为何对顺德土壤如此眷恋与坚定,梁昭贤说,顺德的经济有两大特征,一是政府一直关心支持实业,构筑“亲”“清”的政商关系,二是有一群实干的企业家,成为了顺德发展的一种DNA。特别是在顺德召开振兴容桂经济动员大会提出一企一策的帮扶政策后,格兰仕作为顺德容桂经济的一份子,一开年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氛围,有一种“当年热血沸腾的感觉”。

选择顺德落户和继续扎根发展,昇辉看中的就是顺德的产业环境、上下游配套和政府服务以及所在区位。李昭强说:“上游客户很多都聚集在这里和珠三角地区,我们用什么东西当地就搞的定,甚至我们在网上找的,都是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生产,这样通过源头采购,采购成本和产品质量的管控都很方便。另外,顺德的物流优势也是很多地方难比拟的。”

战略:

对接广深,融入大湾区核心区

从去年开始,顺德领各地之先划设产业发展保护区(简称“产保区”),并在刚刚结束的顺德区两会以法定制度将其确立,准备“十年磨一剑”。一方面,顺德严格规范土地市场,以工业城市的最高标准设立工业用地红线,防止房地产行业挤占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同时铁腕整治环境污染,支持帮助企业改造提升,在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坚定扎根发展信心同时,也让市民享受更美更优的环境,让融入大湾区的顺德更具环境优势。

顺德很清晰知道,自己以工业立区,实体经济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龙头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超级城市”的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

而顺德走产业强区之路,主动对接广深,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建设,对深圳而言亦是利好,因为深圳的创新也离不开珠三角各个城市制造业的支撑。在此前顺德于深圳启动的首站“发现顺德全球路演”中,就有专家评断,深圳最强是创新,顺德最强是产业,其中家电和机械装备业都是超2000亿产值,深圳创新是环绕着互联网+和智能硬件为主的创新,因此恰恰好顺德的产业是与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有关的,两者有很好的契合点。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