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小村落建农耕文化展馆,百多件农用具,样样都是祖先智慧结晶
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谢思雄 文、图
2016-04-13 03:28

“这种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是捕鱼用的,叫‘扛’。捕鱼时,堵住小的一头,大的一头朝着水流,鱼游进来了,就出不去了。”即将装饰完毕的博罗县湖镇镇梅潭村村落文化陈列馆里,一些颇为稀罕的农具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记者4月12日探访得知,这个完全由村民自筹自建文化展馆,100多件传统农具都是村民捐的,所需资金200多万元也是当地乡贤捐的,对于存续传统文化颇具意义。

660744803525294869

村落文化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位于梅潭村张氏宗祠旁一栋新楼里,陈列馆在二楼,登上楼梯,就能看到一个写着“张”字的长鼓。展馆中展出了不少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品,有些展品十分少见。比如从前人工榨油用的油槽、雨天穿的蓑衣,更有一块名字叫“箕贝”的物品,这种用整块葵伞叶制作的雨具比较少见。一件有着精美雕花的木制品很有意思,上面雕刻有竹子、鱼等图案,寓意年年有余、竹报平安。这件物品被村民称为“箸垒”,原来是一种装筷子的器物。

373080141563482567

展馆中,还有一件很特别的钱夹。这个钱夹如现今女士手提包大小,藤制品,但其盖上留有一条较宽的缝。村民介绍,银币就是通过这条缝塞进钱夹里的。几根竹篾做成的一个工具,被称为老鼠剪,是从前用来捕捉老鼠的工具。这么看来看去,也没搞清楚它是怎么捉老鼠的。但村民说,老鼠剪捕捉老鼠的成功率很高。

48285477152573553

此外,八仙桌、鸡公碗、鸡公车、豆腐箩、禾隔、饭搭、水车等等,人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很大部分都能在这里看到。

559510720802688133

村干部介绍说,这里展出的物品有100多件,都是村民们自愿捐出的。始作俑者是村民张荣发,他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历史非常悠久,说实在的,这些农具、用具已经逐步淡出了现在的生活,本村很多小孩都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对这些农具和用具很有感情,它们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现在再不收集起来展示保管,后人就再也见不到了。”

其时,村里一位外出乡贤张梁洪知道村民的想法后,出资200多万元,为梅潭村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村落文化陈列馆。张荣发和其他村民则积极到各家收集各种旧时的农具、用具,张荣发在自家老屋翻出了地豆机、播秧机。村干部徐沛洪则在老家阁楼翻出了“禾打”(以前用来打谷子的工具)。馆里的一个荔枝木整木榨油槽是另一位村民捐献出来的。“这个榨油槽现在买的话都要2万块钱,这位村民也愿意捐献出来。”

199622372066044156

“这些农具、用具,村里40岁以上的人都用过。”张荣发说,他家捐出的地豆机,就是给花生脱粒用的。“很好用,一棵花生,在地豆机里过两下,花生粒就全部脱下来了。现在人工摘,一次只能摘一两粒,效率很低。”

梅潭村张氏族人是张九龄后人    

据了解,梅潭村的张氏族人,是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后代。梅潭村的张氏先人张君政(晋265年~420年),因北方匈奴大举南侵,从中原避居至广东曲江,后唐玄宗时期,曲江人张九龄官居尚书丞相。宋朝时期,张九龄后人宣义郎一路迁移至梅潭村,梅潭村的张氏后人,再次分布迁移到各地,开启了邑中望族的序幕。张氏家族,是博罗历史最悠久且延绵时间最长的书香门第家族。

位于陈列馆旁的张氏宗祠,是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宅。

村民说,张氏族人来到梅潭村后,开始是住茅草房。后来生活好,才修建起祠堂。由于梅潭村的张氏族谱已找不到,村民也说不清楚张氏宗祠是什么时候修的,只知道在明代就已经有了,后来又进行了重修。据说,从前张氏族人靠航运挣钱,从目前留下的老宅来看,当时的张氏族人还是比较富裕的。张氏宗祠的大门外墙,基本上都是用粗大的麻石条做墙基,青砖到顶,地上也都是用青砖铺设。

张氏祠堂是一座三进房屋,下厅挂有一块进士的牌匾,上厅挂着“孝敬堂”的牌匾。祠堂横梁上,一盏写着“丁财两旺”的花灯寄托着村民美好的愿望。祠堂边的一些民宅,墙基也是用麻石条做墙基,屋檐下还有精美的木雕:小鸟站在树枝上,寓意喜上眉梢;一片树叶下雕刻着一个成熟的瓜,寓意多子多孙。这些老宅尽管历经多年风雨,但木雕的精致仍清晰可见,处处透露出当时的繁华。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