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调查|出版社编辑都给娃看啥书?

读特记者 段凤英 余梓宏
2020-04-23 15:41
摘要

第25个世界读书日暨第5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我们邀请8位来自不同出版社的编辑,请他们公开给自家娃推荐的私家书单,并分享关于自家娃阅读经验及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那些事儿。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全民阅读早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深圳更是通过立法形式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未成年人读书日”,以此保障未成年人阅读权益。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暨第5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我们邀请8位来自不同出版社的编辑,请他们公开给自家娃推荐的私家书单,并分享关于自家娃阅读经验及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那些事儿。

快来听听那些阅书无数、浸淫在书海里的出版社编辑都给自家娃挑选了啥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文学出版中心主任  李黎

关于孩子:小孩今年10岁,女孩。性格属于比较顽皮的,有典型的射手座一面,特别贪玩。非常喜欢看书,有时候我觉得以学习和作业做参考,看书是她“贪玩”的一部分。

推荐阅读书目:《哈利波特》《西游记》及一些科普书

推荐理由:首先是《哈利波特》,因为很多小孩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书,我女儿也喜欢,而且因为它的存在导致她觉得太多的书都不好看。第二是《西游记》,因为小时候看过较多的连环画和“儿童版”“简写版”等等,我给她看完整版的,她表示接受。最后是一些科普类的,关于细菌病毒进化生命地球等等内容的科普书,学校的推荐阅读中也有。

心得体会:我是做编辑的,家里的书和纸样堆得到处都是,所以小孩在一个读书的氛围里长大是肯定的。我要做的就是克制拔苗助长和好为人师的冲动,少给她或者不给她规定和推荐什么书,我推荐的书往往代表我个人的趣味以及对她的某种潜在期待,未必符合她的兴趣和能力。事实上我也推荐过,很多她都哼哼哈哈收下就再也不看,有的甚至当场不要。所以较长时间我不给她推荐书,根本不提看书这件事。我也觉得家里没有书她不可以看,这和不给她推荐书是对应的。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里用来打印作业的、已用过一面的打印纸有很多,都是我单位的书稿,或者我和我老婆废弃的小说稿,很多次她津津有味地看着作业背面的打印稿上的内容,我觉得很有意思,恍惚间想到小李长大后会回忆说:我是看我爸爸堆在家里的打印稿长大的,类似于《过于喧嚣的孤独》里写的那样。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不能规定,最好是自发的,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逆反(放着那么多的书不去翻,就喜欢看作业背面的片段文字)。

新经典爱心树童书主编  白佳丽

关于孩子:我的孩子马上3岁了,男孩。性格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有心思敏感、细腻的一面。平常在家会看书,可以说从出生就开始亲子共读了,从把书当成玩具玩耍到慢慢熟悉书,再到对书产生兴趣和亲近感、爱上书,现在读书已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古利和古拉》

推荐理由:我家孩子目前看的都是绘本。最近最喜欢的是《可爱的鼠小弟》系列,鼠小弟的形象太经典了,简直就是孩子的化身,故事非常有趣、充满想象力,结局总是在意料之外,孩子越看越开心,一本接一本停不下来,还能从鼠小弟身上学习自我肯定、包容差异等很多东西。最近,这系列又有新书出版了,《鼠小弟和鼠小妹的新故事》,孩子还没读,很期待。

近期他喜欢的书还有《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也是一本从儿童视角出发,真正和孩子等高的绘本。孩子期待、忐忑、害羞、兴奋等各种真实的情绪都被捕捉下来,细腻地呈现在故事中,所以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心。他还非常喜欢《古利和古拉》,这也是一本经典之作,古利和古拉的生活,就是每天做好吃的、吃好吃的,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品尝好吃的,整个故事洋溢着十足的童趣和浓浓的幸福感,这不就是真正的孩子的世界吗?

心得体会:我发现没有孩子不喜欢绘本,只要家长愿意把绘本拿到孩子面前,愿意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孩子就会爱上书。孩子会长大,但和爸爸妈妈依偎在一起读绘本的幸福感觉,会一直留在心间。所以我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经验是,尽早开始给孩子读书,坚持读,快乐地读。

花城出版社营销总监、作家、编辑、阅读推广人 麦小麦

关于孩子:两个孩子,大的是哥哥,今年读初一;小的是妹妹,读四年级。他们性格都挺活泼,虽然平时在家也看书,但显然还是更喜欢玩游戏看视频。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射雕英雄传》《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

推荐理由:孩子大了,有些书是我给他们看的,有些书是他们自己要求看的。像哥哥的新课标教材里要求读的书太多了,任务其实蛮重的,所以首先是读那些书,比如初一读《骆驼祥子》《猎人笔记》《海底两万里》《我是猫》等这些书,都是挺好的。我觉得他能够读完已经很不错啦!我也会给他读一些比较轻松的书,像《射雕英雄传》,他是听我推荐去读的。我推荐给他们的文学类的书多一点,为了更加全科阅读,有时我也会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给他们读。比如,从小他们也会看《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这样的书。

心得体会:培养阅读习惯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要特别重视。现在我们家就到处都是书,孩子随手都可以拿到书,所以他们还是有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我觉得这一代孩子确实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受到的诱惑太多了,他们用来吸取新知的方法太便利、太符合人性了,就像视频、游戏等一些用影像化、带声音的方式,注重交互体验的学习软件等等,这些比阅读要轻松愉快。比如说一部书和一个由这本书的内容做成的视频教学内容,他们肯定会选视频教学内容。所以,我作为一个阅读推广人和读书人,心态已经慢慢比较放开了,只要能够吸取新知,锻炼脑子,培养各种方面的理解能力,我觉得什么方式都是可以的。

在这方面,我成功的一点是孩子们不管怎样都会经常看书,而且把看书当成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和休闲方式。失败的就是他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爱看书。当然,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于我,就是我对他们不要有过高的期待,他们是他们自己。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活成他们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我想要的样子,所以这是我的另一个修行。

湖南文艺出版社营销编辑 刘峰颖

关于孩子:女孩,今年五岁半。性格总体来说属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性格。她安静下来会弹钢琴,也喜欢看书。平时我会和她做一些亲子共读,陪她一起读书。我平常会跟女儿讲一些比如《安徒生童话》之类的故事。最近则是《绿野仙踪》,我先陪她看书,再看1938版的老电影,所以她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很熟。她记忆力特别好,基本上看完每一个故事后,过段时间都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这也是她的一种分享吧!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绿野仙踪》《小王子》《唐诗素描》

推荐理由:读这些书,可以顺应小孩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同时小孩会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并乐于分享给他人。我觉得小孩子现在这个阶段属于学前,还没有上学,不应该过早的培养那些为了升学学的(知识),要根据她的天性来学一些适合她自己的东西。如果读书的话,就读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过早去学数学或者学外语,其实本身价值也不大。

心得体会:我觉得阅读不需要去强求,刚开始跟小孩去分享的东西可能更能激发她的兴趣。我会把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些故事、看过的一些书,用我自己的语言讲给她听,分享给她,她就会有自己的感觉,之后会跟我反馈和分享。有时我也会编一些故事,即兴发挥出来讲给她听,让她接着往下讲,就像故事接龙一样,她也会非常有兴趣。

培养小朋友阅读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做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榜样。在这种无形的自我表现的时候,小孩就会受到言传身教。另外,我觉得和孩子分享阅读的过程不要只局限于语言,可以有很多种呈现形式,家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跟小孩可以有直接沟通,分享也比较有效。比如,我有时会以表演或舞蹈、唱歌的形式和孩子分享一个故事,她就会对这个东西非常有兴趣。家长通过这样的呈现去激发孩子自己的思考与认知,把外界的东西先变成孩子在身体、情绪上的感知,进而在心理上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强加大人的认知观点给他们,这是个学习诞生的过程。

当然,这方面我也有些失败的经验。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有些心思比较细腻的地方,我还是有点吃不透,所以有时给她看的东西可能有点超越年龄,以至于她看不懂。比如之前跟她看过一本类似于《小王子》的书叫《小公主》,但那本书有点偏成人化了,她还是不能理解。

中国画报出版社营销总监 穆爽

关于孩子:我的外甥女现在上四年级了,是个聪明的孩子,对人的情绪反应比较敏锐。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推荐理由:《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作家们甄选、解读、推荐世界47个国家2500年的童书经典,可以帮助家长迅速进入孩子的阅读世界,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甚至成为童书专家。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老少咸宜,书中收录的作品有些收藏在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展馆,很容易找到,也有一些收藏在不易到达的偏远画廊,它们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每一次随意的翻阅都是艺术修养的积累。

心得体会:我会买各种各样的书给她,引导她自己去看。而且我们家庭都有阅读的习惯,孩子从小也会模仿大人看书,潜移默化间就产生了对阅读的兴趣。我会买很多类型的书给她看,包括世界名著、科幻科普,包括做手工的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分社副社长 蒋将

关于孩子:女孩子,一年级下,8岁,兴趣广泛,活泼好动。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美绘注音版)》

推荐理由:这段时间,我和她爸爸一直是充当着“中文点读笔”。我家目前是一年级下,拼音规则都基本掌握了,对识字欲望也是最强烈的时候,恨不得每天接触到、看到的汉字都是有拼音的,这样她就可以拼读出音来,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市面上可以发现,针对小学生的注音读物是蛮多的,可惜的是经典美文,特别是国内经典的现当代文学家的短篇佳作的注音版寥寥无几。这是冰心奖官方版本中不多见的注音读物,选择活跃在现当代儿童文学界64位冰心奖获奖作家们的百余篇短篇佳作,用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学品质启蒙低年级小朋友的阅读品味。读这些短篇美文,更暗藏了我的小心机,启蒙她对于短篇写作的节奏感,整体架构的搭建、情节的推进等等,让她自己去读、去感受。

心得体会:先掌握孩子这段时间内的学习计划后,匹配孩子的兴趣,且结合她的课堂内容,且兼顾品类(低年龄段以绘本、童话、短篇)据此来选择。

在中文方面的阅读,我会非常信任和依赖老师给出的书单,里面基本上参考书目都解决了,这些书目综合了那么多年教学经验之后,结合孩子的识字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的。

当然,我也会结合儿童电影、动画片等阅读契机。这段时间陆续把很多少儿电影撸了一下,有时动画片、电影的片尾曲都会吊起她阅读的兴趣,这个时候我会抓紧将歌词打印出来,一起学唱,她也是热情无比。也会推荐她阅读相关的绘本。她已经是哈迷了,开始追哈利波特了,幸运地是今年有出绘本版本,所以这次423活动趁机入一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营销部总监 丁丽洁

关于孩子:家有七岁半暴龙一只。小暴龙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小孩,同时又有点小幽默,总的来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孩。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夏洛的网》(注音版)、《穷查理宝典》

推荐理由:《夏洛的网》(注音版)告诉我们,再微小的力量也可以运用智慧去帮助别人,这是很好的价值观。另外,《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里有很多很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她现在还看不懂,但我希望可以陪她慢慢去读。

心得体会:我们有时间逛实体书店的时候,会由她自己挑选书本。日常中,我给她挑书买书,是从这几个角度来选的。1、培养思维力、想象力的书。2、世界儿童文学经典。3、教给她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做事方法的书。4、知识类的书。好的书就像一个有意思的朋友,它会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书买回家,有时候她会表示,emmm,这个我好像没兴趣。不要着急,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当她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启发她,咱们家不是有这样的一本书吗?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找找答案。

目前看来暴龙是个喜欢阅读的小孩。我的经验就是,要买经得起推敲的书。培养阅读习惯可以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是用来阅读的,在家里安排一两处放松的区域,在那里看书、讨论。家长陪孩子阅读,首先要做好引导者,要和孩子交流书中的内容,通过提问层层深入思考。阅读是很好的亲子交流的方式,面对一个问题,家长和孩子可以拿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倾听孩子的回答,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很懂她的家长。

初文出版社社长 黎汉杰

黎汉杰先生是香港初文社的社长,虽然他目前还没有孩子,但他一直关注小朋友们的阅读。此次活动,他也就自己所关注的书籍推荐了两本,不同视野下的荐书,相信对孩子们的阅读会有更多启发。

推荐孩子阅读书目及理由:《世界上最棒的猫》

推荐理由:因为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而且我自己也特别喜欢猫咪,所以对有关猫的绘本书一直留意。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插画家,曾获日本“福沢一郎赏”,而这本书的猫咪,其原型据说就是参考她的爱猫Boris制作而成的。这本书以布偶猫喵喵为主角,讲述他与各式各样的猫咪相遇,从中到不同猫咪的个性与际遇,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给7-11岁孩子的哲学大哉问》

推荐理由:回想起以前小时候,都会经常问父母一些奇奇怪怪,很难得到答案的问题,例如为何会有人呢?人死了之后又怎么样呢?为什么我们要听话?(这个问题父母最不喜欢)不过,很多父母却觉得这些问题很无聊,一般都不愿意花时间和孩子们讨论。其实,这些话题,牵涉到哲学的层面,也是让孩子知道在日常生活之外另一层需要关怀的领域。而这本书,可以算是给孩子一种哲学的教育,让他们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原来以前就有很多人都追问过,而且都是有意义的。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段凤英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