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东莞市茶山镇茶园商场消费扶贫展馆里,来自揭阳市揭西县的鸡蛋、甜玉米、红薯仔,云南省昭通市的蜂蜜,新疆的牦牛肉等近百种商品被摆放在货架上。
开展消费扶贫是探索脱贫长效机制的创新举措。2019年以来,茶山镇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线上线下同发力,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推进消费扶贫,打通供销渠道是关键。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茶山镇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村”的模式,以“消费就是扶贫”的理念,组织企业从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收购特色农产品,通过实体店、网店进行销售,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
揭西县塔头镇龙光村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其中,玉米是村里主要经济作物。疫情期间,该村农产品受物流及消费影响存在卖不掉、运不出、价格低等难题,茶山镇驻揭西扶贫队得知此情况后,积极主动牵线搭桥,促成茶山镇供销社与塔头镇龙光村开展农业产业投资合作与产销对接。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龙光村的玉米价格与茶山的零售价持平,但是口味更佳。”茶山供销社副主任谢游康告诉记者,供销社与揭西县坤兴生态农牧发展公司达成了购销协议,也从贫困户手里采购了一批鸡蛋和玉米。
“消费扶贫既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也能使贫困户增收,是件大好事。我们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共赢点,让消费扶贫合作走得更远。” 谢游康称,除在集团下属商城“茶园商场”设立展馆外,供销社强化网络销售,在 “茶园优购网”、“供联e家”线上商城销售贫困村的农副产品,以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的模式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贫困户收入。
据介绍,下来,供销社还将与茶山镇其他对口帮扶贫困村开展产销对接工作,将更多优质农副产品引进茶山,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实现生产、消费双赢目标。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茶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开展“乐购茶山”系列消费活动,将消费扶贫活动列入重点,拓宽对口扶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积极开展直购直销,通过食堂直供、工会引导、自发参与等方式,发动社会优先采购对口帮扶地区农副产品;组织社会各界“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积极推动扶贫产品进单位食堂、进员工菜篮子,让贫困户的农产品产得出、卖得掉、不愁销。
此外,进一步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工会组织与揭西、云南昭通、新疆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等对口帮扶地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协作关系,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济困帮扶等方面开展精准扶贫,落实消费扶贫采购额度。
“根据《消费扶贫协议书》,今年,我们镇将落实不少于171万元的消费扶贫任务。”据茶山镇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袁志明介绍,其中揭西7条贫困村要落实21万元采购额度;与结对的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镇雄县要落实150万元采购额度,发动不少于10家企业与结对的昭阳区3个贫困村签署协议,发动2家企业、2个村委会捐资捐物,结对新增帮扶昭通市镇雄县2条贫困村。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