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A股连续走高,三大股指正在一步步回暖,新股的赚钱效应却在降低。
17日,在上市第二天,安宁股份首日上涨44%后仍以涨停价开盘,但随后股价迅速直线跳水至下跌8.75%。经历了一天的震荡盘整,股价一直在低位盘整,截至收盘,安宁股份收报35.77元,下跌9.58%,几乎走出了天地板。
要知道,安宁股份的发行价格27.47元,市值配售下的中签率仅为0.034%。尽管一签难求,这样的中签率依然低的可怜,要是中签的股民没有及时卖出,打新收益已经迅速缩水。
上市第二天谁在砸盘?龙虎榜席位出现了机构的身影。
记者梳理盘后交易数据发现,在安宁股份前五大卖方席位中,前两大席位均为机构席位。其中,处于卖一席位的机构当日卖出1043.26万元,处于卖二席位的机构当日卖出361.21万元。
安宁股份是一家上游资源型企业,主要从事钒钛磁铁矿的开采、洗选和销售的川企,其主要产品为钛精矿和钒钛铁精矿。
第二天就开板大跌的情况确实少见,但安宁股份并非个例,多只新股的赚钱效应走弱。20日上能电气、越剑智能、和顺石油等新股也分别下跌9.57%、9.2%和5.48%。其中,和顺石油收报31.19元,而其发行为27.79%,在开板以来9个交易日以来下跌超过22%。
新股为何加速破发?记者发现,4月份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正在加快。根据目前的打新安排,4月份将至少有25只新股发行,而3月份的数据是17只。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新股属于传统行业,例如是资源品开采的安宁股份,从事以及石油批发销售的和顺石油,这些企业成长性较弱,同行业的企业估值也不高,上市后股价很难连续大涨。随着IPO发行不断市场化,新股稀缺性将不断减弱,不同新股的打新收益也会不断分化。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