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彭健:中国股民数量达到1.89亿说明什么
晶报记者 彭健
2021-09-02 14:29

在今天(9月2日)召开的上市公司2020年报业绩说明会工作总结交流会上,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89亿。

1.89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按照网友的说法,除掉老人和孩子,除掉一些不能炒股的,基本上都跟股票沾边儿。

事实上,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金融资产的比例会显著上升。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房住不炒”和房地产去金融化,以及利率逐步下行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背景下,普通居民的投资指向变得更加集中和明确。

而如果爬梳一下历史,我们也可以窥见中国股民数量达到1.89亿背后的线索和逻辑。

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近一百年里,在美国投资金融资产要好于实物资产,并且股市表现遥遥领先。

如果在1918年用1万美元购买不同的美国资产,到2018年投资股票和债券将获得288万美元和126万美元,而投资原油、黄金和房产仅能获得36万美元、63万美元和41万美元。而如果以物价15倍的涨幅为基准来衡量,所有资产的表现都跑赢了通胀。

当然,在这一百年中也有很多曲折,比如1929年9月股市崩盘和此后的经济大萧条,比如1970年12月道琼斯工业指数为821.5点,到了1979年12月道琼斯工业指数仍然只有836.1点,十年基本没涨,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金融资产的表现依然十分优异。

这一方面源于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稳定增长的企业盈利,另一方面也与美国长期的低通胀环境使得美国利率中枢不断下移紧密相联。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2002—2018年,我国房价、债券、股票的累计涨幅为313%、92%和52%,房地产的回报远远超过同期的金融资产,而上证综指的收益率仅勉强跑赢CPI的涨幅49%,这种状况的出现,与货币投放规模持续增大密切相关。

而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结束了货币超发,19年以来,M2增速较过去十年的均值几乎减半。与此同时,利率趋势也愈发明显。前不久,经济学家高善文就公开指出,中国利率将会转入长期的、趋势性的下降。而这些趋势性变化,与美国股市长期向好的逻辑非常相似。

综合评判各种因素,中国资本市场确实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一些变化也会更加显著。

比如股民越来越多,目前中国股民数量达到1.89亿,而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比如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越来越成为共识;比如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会越来越成为主流,买股票,赚的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钱,价格要跟价值相符,炒作一时的政策、概念等等,说到底还是“短线思维”,与赌博无异,今天赚明天赔是常有的事,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尊重价值规律本身,才是面对市场的成熟心态。

当然,这里的“长期向好”,不代表短期没有波动,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波云诡谲、变幻无常的,比如今年的股市,很多人就没赚到什么钱,甚至亏了钱——账户是最诚实的历史记录者。一个基本共识是,市场“短期”不可预测,而对“长期”的把握,既考验着智慧,也考验着人性。

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包括注册制、退市机制、做空机制等制度都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这样,数以亿计的投资者才能更安心和从容,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红利和果实。

(原标题《快评丨彭健:中国股民数量达到1.89亿说明什么》)

编辑 陈晓玲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晶报记者 彭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