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接受了读特记者的专访。
以文化自信为底气,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给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龙宇翔告诉记者,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始终致力于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也将外国的优秀文化引进中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多年来的实践,让龙宇翔对如何做好中外文化交流有不少体会。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龙宇翔举了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的品牌活动“和谐之声”文艺演出和“水墨聚焦”中国书画艺术展的例子——通过把精心雕琢的民族文化文艺演出和中国水墨艺术带到世界各地巡演、巡展,以迥异于西方的方式,把中华优秀文化呈现给世界各国的观众,让他们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我们的文艺表演、水墨书画表达,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元素’。而这些活动在国外备受追捧,说明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被广泛认可的。我们要以这种文化自信为底气,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龙宇翔说。
精准地讲、让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才能更好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龙宇翔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关键看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
“好的中国故事,就是把中国真正的文化精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特色充分展示、融合,再传播到全世界。”龙宇翔说。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精准的目标导向。”龙宇翔表示,我们到国外交流,要了解所在国家的法律、民风、宗教信仰。不了解情况的话,可能引起负面影响。而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更是如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讲故事”的内容、方式,从而让所到国家的受众更易于接受我们讲的故事,把传播效果最大化。
那么,中国故事谁来讲效果更好?龙宇翔认为,外国人来讲中国故事效果更好。“可能一个外国人讲,比100个中国人讲的效果还好。比如我们举办各种国际文艺活动、体育赛事,有很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们在这里看了、听了、体验了,再通过他们来讲‘中国故事’,肯定效果更好——首先,他们的表达更加本土化,更容易被接受;其次,他们的故事更具可信度。”
他因此建议,我们在加大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除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要积极“引进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为他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素材。”
深圳在文化传播中要更好地抢占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深圳通过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世界模特小姐大赛、“英雄传说”世界自由搏击王者争霸赛等一系列国际文化体育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同时也通过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人文颂》世界巡演、深圳交响乐团奏响欧洲各大音乐节、本土文化艺术团体接连亮相海外“欢乐春节”等活动,向世界展示深圳的文化元素。但龙宇翔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深圳应该引入更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及大型活动,比如国际歌舞剧、国际重要体育赛事、国际文化节庆等,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名城。威尼斯因为举办国际艺术双年展而闻名全球,富有创新精神和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深圳也完全可以因国际知名文化项目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提升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传播力。”龙宇翔说。
以体育赛事为例,龙宇翔认为,深圳可以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机,大力开展冰球运动,并通过举办国际冰球比赛,进一步加强与热爱冰球运动的国家的文化交往。
龙宇翔还提出,深圳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在技术、设备上也有优势,可以把技术、设备的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播的优势。“在向世界推广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是传播深圳文化、讲好深圳故事的好机会。深圳要积极作为,在占领更多产品市场的同时,也把深圳故事讲得更好、传播得更远。”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