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3月9日公布,署方与蔬菜统营处合作设立以推广耕作科技的“全环控水耕研发中心”,近日成功栽种出4个新品种菜苗:冰菜、西兰花苗、西洋菜苗和小松菜苗。
菜统处生产顾问陈兆麟说,冰菜和西兰花苗源自台湾,西洋菜苗及小松菜苗则分别来自美国和日本。这些蔬菜的味道和口感各具特色,营养丰富,适合作新潮料理食材、沙律或伴菜,而且生产管理容易,由播种至收成只需22至45天不等。利用环控水耕技术更可全年生产。他说,自2013年成立以来,水耕中心一直向业界及投资者示范生产水耕菜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研发工作,包括挑选及测试新品种,以增加本地生产的水耕蔬菜种类,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水耕中心已向业界介绍是次研发成功的新品种,鼓励他们试种,亦会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援。市民则可以透过菜统处的流动应用程式“新界菜直送”购买这些蔬菜产品。渔护署高级农业主任高韵芝说,政府致力支持本地农业发展,渔护署近年积极探讨引入现代化生产方法。水耕中心是一项重要尝试,藉以提升本地的蔬菜生产技术,开拓新市场,为香港的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高韵芝指出,在新农业政策下,政府会继续推动农业生产应用科技的研发,促进知识转移,使本地蔬菜生产模式多元化。这将有助业界提升竞争力,朝向现代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今年,香港水耕中心会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合作两项应用研究:量子点纳米纤维膜技术及纳米微泡技术。量子点纳米纤维膜技术由研发院自行设计,能改变照明光谱,为植物在不同生长期提供适当及优质的光谱,促进植物生长,既适用于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亦可为日光型温室种植场在日照不足时补充适合的光谱,改善作物产品的品质,提升生产力。
据介绍,纳米微泡技术可用于促进发芽育苗及改善循环营养液水质的效能。香港水耕中心会与业界分享研究结果和经验,以促进本地水耕技术的发展。
编辑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