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控指标不完善?在4月8日结束的证监会发布会上,证监会决定修订完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市场风控体系,对于市场稳定是一剂利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修订通过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4个核心指标,构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风控体系。
要知道,《办法》于2006年7月发布实施。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中国,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对《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以往的风险管理办法在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应难以满足需要,随着证券公司组织构架的多元化,有必要对《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8年之后的今天,证监会对《办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具体来看,《办法》的修订主要涉及6个方面,
第一, 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提升资本质量和风险计量的针对性;
第二, 完善杠杆率指标,提高风险覆盖的完备性;
第三, 优化流动性监控指标,强化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
第四, 完善单一业务风控指标,提升指标的针对性;
第五, 明确逆周期调解机制,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第六,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另外,市场理论杠杆也得以进一步放松。证监会方面表示,根据行业情况,资产比负债指标将由不得低于20%调整至10%,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将由不得低于40%调整至20%。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微博中表示,风控指标的调整主要利好券商股,风险计算腾挪的空间加大;另一方面,各行业的净资本和净资产等杠杆也得到放大,负债可以相应会上升。另外,金融股的再融资等不会那么急迫,但也说明目前资金已很紧张。
此前喊出千点大反弹的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杨德龙也把上述消息视为重磅利好,其认为这相当于给券商松绑,券商将有更大的发债融资空间来开展诸如融券等更多赢利性业务,有利于激发市场人气,促使券商股反弹。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