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院家事审判白皮书(2017-2019)》发布,家事审判改革让“难断家务案”不再难

读特记者 田语壮 通讯员 肖波
2020-04-14 18:57
摘要

4月14日下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法院家事审判白皮书(2017-2019)》

从2017年至今的三年来,深圳两级法院在家事案件领域不断创新改革机制,开创家事审判新局面,让“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口头禅真正走入历史。4月14日下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法院家事审判白皮书(2017-2019)》,向社会公布家事审判改革的举措、成效和展望。

用数据说话:

家事法官每年人均审结185宗案件

2017年至2019年的3年来,深圳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家事审判职能,妥善化解家事纠纷,为建设法治深圳幸福深圳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全市法院2017年到2019年共受理家事案件20379宗,审结20020宗,结案数逐年小幅增长,每年增长比率为1.21%、7.64%,呈稳中有升的持续增长趋势。审结案件中主要类型案件为:离婚纠纷案件13324宗、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2032宗,抚养费纠纷案件979宗,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950宗。

三年来,两级法院平均每年审理6673宗家事案件的审理,家事法官每年人均审结185宗家事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审判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3163宗家事案件经诉前调解结案,占案件总数的14.58%; 8144宗案件经诉中调解结案,调解结案率为40.68%;对5046宗离婚案件实行财产申报;243宗离婚案件设置了冷静期;对546宗案件做了亲子关系评估;发放离婚证明书共计2798宗;对1675宗家事案件实施心理疏导,对3174宗家事案件实施案后回访制度,分别为调解总数的21.85% 和 39.83%。

工作中总结了先进经验,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2017年2月,宝安法院在最高法院召开的部分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2018年7月,宝安法院家事审判庭荣获“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6月,罗湖法院婚姻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卢颖红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成效回答:

设5个家事诉讼中心彰显人文关怀

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家事审判新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实现家事审判新作为。贯彻调解前置与调解优先,坚持离婚案件本人到庭,加大依职权探知力度,贯彻全面解决纠纷原则。创新改革机制,开创家事审判新局面,藉此巩固家事审判纠纷化解功能,强化家事审判权益保障功能。改革完善人身安全保护综合联动机制,加大送达与执行的力度,切实保障家庭暴力受害人权益的维护。通过实行财产申报制度,解决了离婚案件中的财产查明难题。通过拓展家事审判情感治愈功能,将心理评估疏导纳入全过程,加强与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合作关系,以司法关怀护航离婚当事人以及未成年子女成长。通过延伸家事审判社会辐射功能,建立从诉前联调、诉中调解到诉后回访、帮扶的全流程家事纠纷调解机制。

通过一系列家事审判改革,两级法院收到显著成效。

一是基本完成队伍专业化建设。市中院组建了专门的家事案件合议庭,区法院共组建3个专门家事审判庭、5个家事案件审判团队,配备32名专业法官、46名法官助理负责家事案件;两级法院共计配备常驻法院的专职调解员、国家二级或者一级心理咨询师10名,兼职家事调查员或者家事调解员400余名。

二是调解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三是家事特别程序的探索应用提上了日程。改造案件流程,建立全流程调解机制,并进行心理疏导、家庭治疗方面的工作;结案后再由社工、人民陪审员作进一步地跟踪、回访、帮扶。

四是完善了家事案件多元化化解机制。

五是硬件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法院建成了5个家事诉讼中心,功能齐全,同时拓展了家事诉讼与调解的场地,使当事人在诉讼中体会到特区司法的人文关怀。

深圳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龙光伟表示,中院发布《深圳法院家事审判白皮书》旨在客观呈现深圳家事审判的总体概况,分析家事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全市法院家事审判在服务社会稳定、建设美满家庭、和谐深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借此传递家事裁判规则与理念,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田语壮 通讯员 肖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