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医疗、教育、保障房会咋样?深圳市发改委一次性告诉你!

记者 邹媛
2016-04-09 01:09
摘要

深圳将“一路向东”实施“东进战略”,未来5年将供应保障性住房35万套,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

一体化

深圳新时期该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特区一体化?未来五年,医疗、教育、保障房问题如何解决?昨日,深圳市发改委主任王宏彬做客深圳电台“民心桥”节目,他表示,深圳将“一路向东”实施“东进战略”,提升东部地区发展整体水平;同时,未来5年将供应保障性住房35万套,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

“东进战略”均衡发展格局

市民郑先生在节目中表示,深圳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重大发展,走进了一个“质量的时代”,未来希望深圳能表现得更加成熟。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深圳的发展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实现区域协调与合作,实现特区一体化呢?王宏彬说,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阶段不同,使得东部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实施“东进战略”是深圳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战略部署。首先,不仅有利于破解深圳“西强东弱、西密东疏”的不均衡城市发展格局,实现高端要素扩容,破除城市发展的空间资源瓶颈等障碍;其次,也能提升东部地区发展整体水平,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实施“东进战略”的突破口就是便捷的交通,先打通战略通道,加强东部与中心区域的联络,加大轨道交通建设的力度。”王宏彬表示,构建东部陆、海、空、铁的立体化交通新体系,实现外部打通、内部联网。

从另一方面说,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支撑,将超前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第三级,推动东部地区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补齐医疗教育民生短板

节目中,市民最关心的依旧是民生问题,“看病难”如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怎么办?中低收入家庭及人才住房该如何保障?对此,王宏彬回答称,“十三五”规划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提升发展能力的根本。未来五年,深圳将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着力增加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医疗配置,将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平湖医院等重大卫生项目,5年新增床位超过2.5万张,到2020年,力争全市床位数达到6万张,人均4.3张的水平。

王宏彬表示,针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十三五”在学校的建设上也将大大提速,5年内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普高学位2.5个,高等教育学位6.5万个。

“除了政府投资之外,还要撬动社会投资,通过多渠道来筹集和建设保障性住房。”王宏彬解释,所谓多渠道,既包括筹集资金的多渠道,也包括建设的多渠道,比如,城市更新的改造过程中要求配比保障性住房;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也要提供保障性住房。以此来保障5年内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0万套,供应35万套,其中70%将向人才倾斜。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