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新冠肺炎死亡率和空气污染有关

英文深圳日报
2020-04-08 17:02
摘要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星期二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县里的美国居民,更有可能死于新冠肺炎。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8日报道,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星期二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县里的美国居民,更有可能死于新冠肺炎。

哈佛大学数据科学计划副主任弗朗西斯卡·多米尼奇(Francesca Dominici)说:“我们发现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每增加1克,将会使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增加15%。”

该研究将高污染水平确定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PM 2.5)含量超过13微克,而全美范围内这一数据的平均值为8.4微克。

多米尼奇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会在感染新冠肺炎后遭受最严重的后果。”

多米尼奇称,联邦、州和地方官员应使用这一最新信息,来强化社交距离措施,并告诫医院和地方卫生保健系统,为可能出现的更多重症患者做好准备。

“我们知道历史上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县有哪些。即使这些县尚未出现大量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它们仍是风险较高的地区。”

多米尼奇说:“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这些县的社交疏离措施,确保他们有能力接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美国肺脏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罗德·维默(Harold Wimmer)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已经获悉长期暴露于颗粒物污染,会加剧肺部疾病的症状,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从而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甚至可能导致肺癌和过早死亡。哈佛大学的这项最新研究,将颗粒物污染与新冠肺炎高死亡率联系了起来。”

该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16年间,美国各县的细颗粒物水平。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县级空气污染地图与截止到4月4日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肺病、肾病和心脏病等使许多新冠肺炎患者遭受生命危险的基础病,与因长期暴露于细微颗粒物而导致的疾病恶化之间,有很大的重叠。

该研究小组此前的一项针对6000万名65岁以上美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若长期暴露于PM 2.5中,每立方米中的污染物每增加1克,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均将增加0.73%。

不过,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其中包括这些数据只是在县级水平上计算出的平均值。

编辑 黄泽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