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想不到,我这家一个人的贸易小公司,会被世界500强发起高级别的337调查。”面对记者,瑦垒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创办者杨文臻一再地在苦笑中摇着头。
事情还得从去年11月12日说起。那天,一位网上注册在加篷、发货地点在美国简称“K0da”客户,通过瑦垒科技的外贸网站,直接下了一订单,购买不到200美元的高密度144芯光纤设备……接下来的今年3月上旬,杨文臻就开始收到信息,将被康宁光学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发起“337调查”。3月24日,瑦垒科技就收到了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决定的,对其外销的高密度光纤设备及其组件的“337调查”材料,有关文件要求其4月9日前决定并提交应诉材料,否则视为放弃所有权利。几乎同时,深圳市宝睿光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态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也收到了同样的“337调查”文件。
据了解,瑦垒科技注册办公地点在宝安区,员工加老板就杨文臻一个人。办公室大约30多平米,2017年创办以来,仗着自己外文较好,就弄了一个英文网站卖光纤及相关设备,最好的年份销售额不到100万元人民币,今年也就几万元人民币,处于亏损之中了。通过杨文臻的牵线,记者联系到上海态路通信总经理刘鹏和深圳宝睿光通信的负责人谢宝山,打听后发现情形与瑦垒科技差不多。目前,上海态路通信负责美国市场的也只有1人,销量很少,这次向美国外销了一单价值不到1000美元的高密度机柜,被提起调查。深圳宝睿光通信的老板与员工加总也就2人,先后向美国2个客户,销售了4、5个样品,总价2000美元以内,也成为了被发起调查企业之一。
记者问及三家企业负责人,可否想过聘请律师跨国应诉或者达成和解,他们均一笑置之:这完全是“大象”对“小蚂蚁”的碾压。动辄几百万的律师费是巨大的门槛,只能选择退出;哪怕和解,相关费用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跨境业务负责人寇璇律师告诉记者,康宁公司对瑦垒科技等小微外贸企业用“牛刀”,申请普遍禁止令,用意非常明显,就是通过案例法,将这块市场蛋糕据为己有。综合来看,在企业无力应诉的情况下,裁判结果不乐观。她建议,首先国内行业协会可牵头并众筹资金应诉,力争达成和解 。其次,相关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升级,力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
刘鹏坦言,高密度光纤设备及组件的专利技术门槛一点不高,中国拥有绝对的生产制造成本优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迅猛发展,未来大数据中心所需高密度光纤设备及其组件越来越多,市场年需求大约10亿左右。
康宁公司针对这样的低技术、低价值产品发起“337调查”,试图让中国厂家止步于美国市场;而且今后经贸碰撞、摩擦可能还会继续。态路通信的对策是,联手领先科研机构,研发新的专利产品,力争早日绕过贸易、专利壁垒。
编辑 关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