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产”再+1! 连逛街都能偶遇机器人,“全城机器人含量”正在飙升→

读特记者 钟诗婷
14:5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深圳,未来已来!

地铁安检员、全运会火炬手、巡逻警察

甚至是刷屏全球的“顶流舞王”……

最近,深圳机器人的身份越来越多元

频频登上热搜,高调“出圈”

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

是深圳作为“中国机器人第一城”

雄厚产业链的集中爆发

也是深圳将前沿科技

融入日常生活、推向世界舞台的生动缩影

在深圳,“转角遇到机器人”已成为现实

近日,深圳地铁的机器人安检员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他们就已在岗厦北等枢纽站“悄然”上岗。这些由帕西尼公司研发的“四指安检员”,不仅能通过“视觉+触觉”融合技术,提醒你检查携带的饮品、指引你快速进站,还能在你等候时比个心、配合拍照,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图片来源:幸福福田

除了安检员,深圳地铁还有机器人“配送员”,它们能自己搭乘地铁,满载零食饮料,为沿线便利店送货,全程自主避障、上下车,流畅自如。

机器人的身影还出现在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学日,它们走进福田的小学,化身“助理讲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在街头巷尾,有网友偶遇身穿制服的机器人“警察”和“网格员”在巡逻;在福田口岸,新的巡检机器人也已投入测试……它们正从一个个“网红”,变为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伙伴和助手。

图片来源:@風信子、幸福福田

十五运赛场,深圳“机器人军团”上演科幻大片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正在粤港澳三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深圳赛区,由机器人组成的“特殊安保天团”无疑是最抢镜的“显眼包”。

就在几天前(11月2日),全运会火炬在深圳传递时,历史性的一幕上演了:身高1.8米、体重6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夸父”,稳稳地从第二棒火炬手手中接过重达1.6公斤的火炬,完成了精准传递。这一刻,科技与体育精神完美交融,让无数观众直呼“太燃了”!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有灵活的机器狗,它迈着轻快的步伐,将吉祥物送到火炬手面前,萌翻全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只是冰山一角。在龙岗公安分局的守护下,十五运深圳赛场内外,一支由轮式巡逻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无人机、无人车和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海陆空”立体安保队伍早已全天候上岗。

视频来源:大湾区新闻

这些“钢铁护卫队”成员个个身怀绝技:能实时识别异常情况并立刻预警,市民甚至可以通过它“一键报警”,还能进行多语言播报、趣味互动,并能时刻守护赛场消防安全。

在赛场外,它们更是当之无愧的社交达人,经常被热情的市民和游客团团围住合影打卡,小朋友们更是追着机器狗互动嬉戏。硬核的安保工作,因为这些可爱的“铁队友”而充满了亲和力与温度。

巡检机器狗。图片来源: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邱思艳

从全网刷屏到世界围观:深圳机器人如何成为“网红”?

深圳机器人的“出圈”之路,早在全运会之前就已铺开。

今年8月,一条创意视频《大展鸿图》引爆全网。视频中,深圳机器人“十三太保”组团上阵,流畅地完成了研墨、书法、沏茶、对弈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视频发布后,迅速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转载,“深圳机器人组团跳大展鸿图”的话题冲上各大平台热搜。

图片来源:直新闻

更令人惊喜的是,8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海外社交平台X上转发了该视频,引来全球网友的“围观”和赞叹。

图片来源:直新闻

这将“深圳智造”推向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而在更早的7月,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深圳机器人军团早已“先声夺人”。在超过80家参展的机器人企业中,来自深圳的占据了半壁江山,全面展示了深圳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乐聚机器人现场模拟流水线作业场景。图片来源: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聚光灯同样追随到了深圳本地。9月,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带着《城市风华录》栏目组来到龙岗坂田的机器人街区。在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里,撒贝宁直观地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深圳机器人的高超技艺和产业活力。

视频来源:读特客户端

从线上到线下,从国内到海外,深圳机器人凭借一次次惊艳的表现,成功塑造了自己“科技网红”的形象。

深圳智造凭什么频频“出圈”?

一次次惊艳“出圈”的背后,是深圳机器人产业“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双重支撑。 深圳不仅拥有全国最庞大的机器人企业集群,更构建起一条高度协同、反应迅速的完整产业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深圳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6.5万家,领跑全国。这种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超过60%,为机器人从研发到落地提供了极致的速度与效率。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种优势在南山区的“机器人谷”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条十几公里的创新走廊上,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整机制造商和下游的系统集成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正是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融合,让乐聚的“夸父”能不断迭代,从展厅走向工厂流水线;让优必选的Walker S2能组团进驻多家新能源车厂实训,并获得超500台意向订单。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同时,深圳积极开放应用场景,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搭建了最广阔的试验场。 南山区率先推出机器人场景应用“揭榜挂帅”项目,开放制造业、医疗、社区服务等24个真实需求清单,以真金白银的资助(最高500万元)鼓励企业“揭榜”,加速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图片来源:深圳发布

从全运会的安保

到地铁的日常服务

再到工厂的精密制造

深圳正推动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

迈向生态构建

也让“机器人第一城”的称号

更加名副其实

在深圳,未来已来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钟诗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