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形象
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典型标志
2020年3月23日
坪山图书馆正式开馆一周年
一年时间以来,坪山图书馆凭借高品质文化活动、精选馆藏图书、优质阅读空间等,让坪山人爱读书,爱书人聚坪山,并由此诞生出一个全新的“坪山文化现象”,提升了整座城区的品格与气质,也让坪山成为了深圳东部的新崛起的文化高地。
站在新的起点上踏梦前行,在坪山图书馆开馆一周年之际,坪山图书馆发布《坪山图书馆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3个愿景,6个中心,7个计划,20项举措,59个项目,全方位规划2020-2022年未来三年发展方向。
面向未来
坪山图书馆提出将经过三年精心打造
在深圳市区级图书馆中脱颖而出
成为高水平建设的“典范”
在全国图书馆界产生广泛影响
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在国际图书馆界开始发声
初具世界影响力
6大功能定位打造坪山特色品牌
品质阅读中心、公众交往中心、城市创新中心、音乐普及中心、客家文献中心、文旅融合中心,在《规划》中,坪山图书馆提出,将充分考虑到市民群众和城市发展需求,在坚守和弘扬图书馆传统职能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重点打造六大功能中心,形成坪山特色品牌。
在担任坪山图书馆馆长时,周国平曾提到“图书馆不只是一个存放和借还图书的物理性实体,它更应该是一个营造阅读风气和培养读书品位的精神性主体。图书馆应该主动做事情,不但要满足公众现有的需求,而且要创造新的更美好的需求,要把坪山图书馆办成一所开放的大学,以此开启人生的智慧,传承精神的高贵。”
通过一年的时间积累,坪山图书馆已经在品质阅读、名家汇聚、公众参与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这一基础上,可以看到《规划》中的6大功能中心,是对过去一年坪山图书馆所做工作的深化,瞄准的正是馆长周国平在建馆之初所设定的“创造新的更美好的需求”这一要求。
以公众交往中心为例
《规划》提到
▼▼▼
坪山图书馆将加强空间功能拓展建设,发挥各类阅览室内设独立空间的研讨功能,丰富大厅展览长廊、“大家书房”会客厅等空间的交往功能,整合边角、闲置空间的休闲功能,满足市民群众交谈、研讨、聚会等各层次社交需求。
聚焦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在总体目标中,《规划》提到,坪山图书馆主动对标国内国际图书馆一流水平,以品质阅读为引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突破,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图书馆的建设
仍然要回归到“人”
如何通过设施空间的优化
阅读服务的提升、全域引领的升级等方面
真正让坪山图书馆成为“人”的图书馆
并借由此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
在《规划》的7个计划中,坪山图书馆聚焦设施空间体系化建设、文献资源专业化建设、服务提供品质化建设、全域阅读活动联动化建设、宣传推广常态化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等方面,不断满足满足社会公众对于阅读以及图书馆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需求。
针对设施空间体系化建设
坪山将以坪山图书馆为总馆,以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为直属分馆,以社区服务点、集体借阅服务点为补充,以城市书房为特色,构建互联互通、覆盖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到2022年,每个街道建成并开放具有品牌特色的街道图书馆,每个社区建成并开放社区图书馆或设有社区服务点。
针对服务提供品质化建设
坪山图书馆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标准,加强科技融合,打造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针对智慧图书馆建设
坪山图书馆将与“智慧坪山”相匹配,将图书馆打造成技术设施先进的多功能、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综合型公共图书馆。开展大数据智能分析,精准对接社会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服务。
为治理现代化贡献文化的力量
“在坪山的文化事业发展版图当中,坪山图书馆不仅要打造成为文化标杆,还承担着完善公共文化机构制度体系改革“尖兵”职责,积极创新体制,为坪山的文化崛起、创新发展增添动力。”在开馆之际,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坪山图书馆先行先试,在法人治理体系和机制构建、岗位人事制度创新、共建共治共享上开创新的实践样本。
站在新的起点上
坪山图书馆提出将继续借改革之力
▼▼▼
加强图书馆专业能力建设,为政府管理决策、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创业与经营,提供专业信息服务,为创新坪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来自文化的力量。
01在决策咨询方面
《规划》提出,将围绕政府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布局,加强馆际合作,建立跟踪监测体系,提供行业动态简报推送。从信息查询专业培训、文献信息传递等服务着手,与政府部门、企业建立连接点,逐步开展定题文献推送、政策查询、专利分析、标准获取、科技查新等专业信息咨询服务。
02在融入现代治理方面
坪山图书馆将深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落实法人自主权,扩大社会参与范围和参与方式。建立反映市民群众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有市民群众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奖惩机制,激发机构活力,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
“把坪山图书馆办成一所开放的大学”
坪山图书馆推出两门“课程”
“要把坪山图书馆办成一所开放的大学。”在图书馆开馆之时,馆长周国平表示,要把坪山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的孵化器和能量源来办,作为一个市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来办。
值开馆一年之际
坪山图书馆推出“明新大课堂”
及“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两项活动
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邀请国内外名家等
为读者打造两门顶尖的“课程”
▼▼▼
01
明新大课堂
讲述“深圳奇迹”、“深圳速度”背后的故事
围绕特区建立40年,坪山图书馆推出“明新大课堂”活动,将特区建立40年以来各领域的发展成就开设面向市民的公共课程,立足“兴趣+系统+专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讲述“深圳奇迹”、“深圳速度”背后的故事。
在课程资源上,坪山图书馆将通过邀请坪山文化智库专家、坪山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坪山图书馆理事会理事组成课程指导兼资源小组,对课程开设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同时结合专家研究领域和特色研究方向,调动和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创作和积累课程素材内容,制定授课计划,形成明新大课堂系列课程,以每周/每月/每季度的上课形式安排课时。
在课程内容上,坪山图书馆聚焦特区改革发展40年,充分挖掘深圳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领域课程,拟设置自然生态、文学历史、科学与技能、艺术与文化、成长教育等板块内容,如“绿色深圳”自然生态课程、“全民阅读典范”公共阅读课程、“设计之都”平面设计课程、“文化创意”文化产业课程等,为读者提供一系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课程内容。
02
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
打造坪山“自然”文化品牌
2019年5月,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官宣落户坪山。“自然”,成为坪山未来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之一。2020年是坪山的“自然元年”,为进一步建立坪山与“自然”的强关联,打造区域品牌,坪山图书馆拟于2020年3月启动“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活动,为市民读者打造一个认知生态文明和丰富自然知识的重要平台,营造浓厚的自然科普氛围。
“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共12场讲座,每月1场。第一场拟于3月份开讲,12场讲座分别在坪山图书馆及坪山城市书房开展。而在讲师的邀请上,坪山图书馆将邀请国内知名的生物学家、环境学家等自然领域的“大咖”。例如针对当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相继爆发的情况,邀请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讲述《蝙蝠、病毒和人类》;邀请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王原讲述《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等。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