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中平凡的他们,疫情下的水库社康人守护2万多名居民健康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邹灵洁
2020-03-18 20:03
摘要

疫情期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与社康医生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战疫。

一天2次监测体温、问询身体情况,与独自隔离在家的居民唠唠,每天走梯爬坡,经常走访回来汗流浃背……1个多月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水库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新冠肺炎一线,守护着水库新村辖区内2万多名居民的健康。

无惧病毒细排查 逆流而上齐抗疫

水库新村是罗湖区的大型城中村,辖区内有2.3万居民,流动人口居多,仅湖北籍人员就有2000多人,大量的返深人员让疫情管控的形势更为严峻。

1月23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水库社康中心的部分医护人员已休假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此时却收到社管中心紧急通知,为应对新冠肺炎全市社康人员取消休假。疫情就是命令,为了打好这场特殊的“战疫”,即使难舍家人,路途遥远,水库社康全体人员仍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回到自己的岗位。

社康人员与社区民警、社区工作站人员第一时间组成“三位一体”工作团队,建立辖区内湖北省抵深人员台账,信息互通,对湖北省抵深群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管理,排查社区内可疑病例,及时发现新冠警情,同时做好群众安抚工作,避免引起恐慌。

水库新村是一个以城中村为主的老社区,面积大,靠山而建,地形相对复杂,楼房基本没有电梯,加上疫情影响,各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周边绕道,走梯爬坡,经常走访回来汗流浃背,相互开玩笑说一天的运动量严重超标。走访中碰到居民户外聚集,上前劝阻,建议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对返深人员及时登记,辖区内酒店宾馆滞留人员也纳入管理,指导做好居家隔离和消毒,同时免费提供口罩和体温计给急需的居民,在居民隔离期间电话或者微信随访每天的情况,发现异常者医护人员马上上门了解情况,如怀疑是疑似病例,立刻拨打120协助送至指定医院的发热门诊做进一步诊治。此外,医护人员指导社区工作站对居民废弃口罩投放、收集、贮存、运送、处置全过程规范管理。如有居民有其他生活问题,一并协调社区给予解决。

社康医生勤上门 居民举动暖人心

“医生,我有点不舒服。”

“医生,我咳嗽了。”

“医生,我发烧了。”

“您稍等,我们马上派人过来。”

不论何时,接到居民的电话,社康医护总是第一时间前往居民家中进行初步诊断,哪里不舒服?是普通感冒还是需要呼叫120转诊发热门诊?亦或是联系疾控部门采集鼻咽拭子?很简短的对话,却是这段特殊时期水库社康最常发生的事情。

每位隔离人员一天2次监测体温、问询身体情况,这是社康医护人员这段日子必做的功课,对独自隔离在家的居民,还会和他们唠唠家常,询问生活情况和需求,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居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期很多人会说“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真的太辛苦了”。

社康护士长说:“其实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居民被隔离,心里还有些许恐慌,却反过来觉得是给我们添麻烦,觉得我们辛苦了,真的很让人感动。”

同心协力共进退 居民健康得保障

疫情期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与社康医生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战疫。

在近两月的抗疫过程中,水库新村社康管理湖北籍返深人员或密切接触者136人,隔离监测体温3021人次,筛查转诊发热患者23人,经过三位一体工作组的连继排查、积极转诊、密切追踪,截止至目前水库新村社区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在病毒面前哪有不惧的,可是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虽然会怕,但这是我的工作,做好防护就行了,事情总要有人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特殊时期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们上下一心,勇当基层抗疫的先锋,坚守自己的初心,不退缩不畏惧,逆流而上,众志成城,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健康。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邹灵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