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到蓝翔?上职校,宝安也很强!

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魏嵬 黄臻 夏党青/文 王波/图
2016-12-31 00:37
摘要

第一职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第二职校同样是捷报频传,以1金2银3铜的成绩,再创佳绩。

宝安第一职业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汽车维修项目训练。

宝安第二职业学校参加技能大赛选手进行冷拼与雕刻项目训练。 

近日,今年挂牌成立的宝安职业教育集团传来喜讯,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宝安职校)和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沙井职高)分别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喜人的佳绩:第一职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第二职校同样是捷报频传,以1金2银3铜的成绩,再创佳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国赛”优秀成绩的取得表明:宝安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得以实现,进一步为宝安建设“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培育高技术技能人才和工匠人才。

宝安职业教育集团将以此次“国赛”取得优异成绩为契机,继续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稳步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宝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与特色学院、研发机构对接合作,引进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集团办学水平,力争打造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一流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宝安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主要为公办职业教育机构,包括深圳市“宝安区职业教育集团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加挂“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宝安分校”牌子)、深圳市沙井职业高级中学(更名为“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此外,宝安区还决定,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为集团牵头单位,将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宝安分校纳入宝安职校一体化办学,强化集团成员合作平台建设。

据介绍,职教集团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创新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凝聚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职教资源优化整合,实现集团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能力。

第一职校:以赛促教,教学相长

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一职校历史悠久,于1985年成立,先后与宝安中专、宝安职高、成人中专、宝安电大合并。2016年建成新校区,7月完成搬迁,9月1日如期开学。占地12.5万平米,教职工352名,全寄宿在校生4100名。

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设会计、会计电算化、物流、物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汽修、数控、模具、服装、动漫等11个专业。目前,所有在办专业均已实现中高职对接。近5年共聘请23所中高职及大学32名专家为办学顾问。现有区级实训实习基地(企业校区)7个、合作企业48个,加入行业协会13个(国家6、省2、市5),聘请35家行业(企业)协会、38名专家为专业顾问。

2007年至2016年,宝安职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荣获136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0个,二等奖52个,三等奖54个。2016年,学生在深圳市市赛中拿到奖项26个,省赛15个,“国赛”14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其中,龙跃和方钦源同学分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比赛中斩获两个一等奖。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中,刘浩同学获得二等奖,林发和陈智聪两位同学拿下定期维修和车轮定位项目的团体赛二等奖,张依琳和卢思雅两位同学也获得汽车营销团体赛二等奖,同样获得二等奖的还有数控加工技术项目的卓镇林同学。获得三等奖的项目有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和平面模特表演。

据介绍,该校的“国赛”备战采用大赛总教练负责制,即每个项目设主教练和副教练,共同与选手备战市赛、省赛、“国赛”。在各项目的培养方式方面,该校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整个培养模式的关键词是“教练指导”和“梯队训练”。

集训期间,师生得到共同的进步发展,达到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练指导”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目前,该校教师共282名(“双师型”达93%)。有“全国技术能手”2名、“省技术能手”2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市“名师”4名,市“名师工作室”5个;“高层次人才”市级3名、区级26名。获国家专利8项。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进修教师达31名。

该校数控专业教师卓良福是学校专业带头人,多次受聘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专家、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技术专家和裁判,培养了世界技能大赛第3名1人,国家级大赛一等奖13人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

“梯队训练”带动各年级学生学习,营造了鼓足干劲学习的良好氛围。高一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挖掘学生潜力,打好基础;高二为“集训阶段”,会在平时设置考核,对学生各方面技能和素质综合考察打分,选出参赛的种子选手组成“集训队”;种子选手的最后冲击阶段则会利用晚修和周末的时间,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训练。

采访中,笔者还感受到这所学校浓浓的学习氛围。比如,服装专业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即往届获奖学生会在“国赛”前一天发信息鼓励、祝福该年参赛的指导老师和师弟师妹,其分得的奖金也会直接用于鼓励新一届种子选手。

第二职校:技能大赛与教学结合成常态机制

2016年,宝安二职在深圳市技能大赛夺得10枚奖牌,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夺得13枚奖牌,顺利晋级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后,同样是捷报频传:取得了1金2银3铜的佳绩。

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得益于学校将技能大赛与平时教学相结合的常态机制,在全校所有专业师生中营造了浓郁的技能训练氛围。在如何使技能大赛为人才培养服务方面,学校也十分注重各级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的高度融合,目前已将各级技能大赛建成常态机制,基本覆盖了所有专业教学。

“一直以来,宝安二职都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用技能为就业和发展铺路,为职校学子构建人生大舞台和事业发展新空间,让他们在这里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校长汪大木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谈到成功的关键,用他们的话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努力。”

朱谊同学现在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他曾在2015年取得了“国赛”“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的好成绩,并立志要拿下2016年“国赛”“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 在2016年“国赛”中,朱谊终于不负众望,捧回“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金牌奖杯,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他最大的感慨是:团队的努力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数控专业的蔡梓坚在2016年各级技能大赛中一路闯关,夺得全省“数控车床加工项目”一等奖、全国“数控车床加工项目”二等奖两个大奖,并考取了心仪已久的广东省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他的同学杨登辉、张宇航在2014年曾代表深圳市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双双获得优胜奖。目前,杨登辉就读广东省机械技术学院,已成为国家集训队骨干。

学校制造类专业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高校的瞩目。目前,学校与广东省工贸职业技术学院“3+2”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工作已获得省教育厅批复,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实施了“中高职衔接”培养招生试点工作。从2017年起,学校每年将有75个学生可以乘上中高职“直通车”。

冷拼盘的水平高低,往往代表着一家饭店的档次水平。在中职赛上,这一项目却是最让人费心思的项目。为了冷拼与雕刻项目比赛,宝安二职的老师从2015年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做了,带着参赛选手中最年轻的女生蔡伟如同学,白天,他们不等朝阳升起就晨起;晚上,训练室里最后走的总是他们。最终,她获得“冷拼与雕刻”项目“国赛”三等奖。为潜修食品雕刻技艺,一双秀气的手留下了训练时的点点伤痕,但这点“小插曲”当然不会影响这位未来想开中式餐厅女孩的大学梦。

阳翔同学夺牌的历程艰辛而又艰险,他在今年参加全省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比赛获第二名。因“国赛”无此项目,他改报“电气安装与维修”团体比赛项目,在短短2个月备赛时间内,老师们的耐心开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最终,他与伙伴们仍然夺得了“国赛”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见习编辑 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