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市场接力大跌!A股逆势强劲,港股盘中反弹超千点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20-03-13 16:39
摘要

13日,整个亚太市场仍未能止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受到重挫

多国股市触及熔断,全球股市的崩盘式下跌令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迅速升温。13日,亚太市场普遍低迷,中国市场受到拖累,但A股与港股均走势强劲跌幅收窄。受访市场人士纷纷指出,海外市场的暴跌对A股冲击有限,投资者不宜过度恐慌。

全球股市集体“崩盘”,多国推出“救市计划”

在多国股市触及熔断之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隔夜美国三大股指收盘跌幅均超9%,跌入技术性熊市,并创1987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道琼斯指数在尾盘暴跌接近2400点,最低下降至21154.46点。一周之内史无前例的两次熔断,美股三大股指悉数跌入熊市区域。

应对市场恐慌,美纽约联储推出至少1.22万亿美元救市计划,将按照国债市场的构成比例,购买一系列不同到期日的证券。可惜的是,宽松信号并未能阻止恐慌情绪蔓延。

13日,整个亚太市场仍未能止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受到重挫。

截至13日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5.93%,重挫1101.51点,收报17458.12点。统计显示,日经225指数自1月24000点左右的高位下跌近30%,其中本周股指重挫15%。韩国股市也下跌3.43%,收报1771.44点。

应对市场崩盘,日本与韩国央行纷纷采取行动。日本央行宣布将额外购买500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回购期货;韩国央行则称将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将考虑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措施,密切关注债券市场。

A股科技股逆势强劲,港股反弹逾千点

面对全球市场重挫,中国市场同样承压,但A股与港股均维持强势震荡格局。

13日早盘,三大股指大幅低开,板块题材萎靡不振。午盘过后,三大股指迅速回升,沪指、深成指跌幅收窄,创业板指在盘中一度翻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887.43点,下跌1.23%;深圳成指收报10831.13点,下跌1%;创业板指收报2030.58点,下跌0.75%。

尽管全天外资净流出达到131亿元,但半导体、光刻机等板块的科技股依然表现抢眼,江化微、智光电气、晶瑞股份、华微电子等多只股票涨停。

在消息面上,市场预期国家大基金二期将在三月底开始实质投资,半导体产业热度再次升温。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根据华芯投资此前披露,首期基金主要完成产业布局,二期基金将对在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已布局的企业保持高强度的持续支持,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港股市场同样维持强势震荡。13日,港股低开至22519.32点,但盘中最高触及24184.48点,反弹逾1665点。

A股估值仍水平较低,投资者不宜过度恐慌

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A股能否维持自身走势备受投资者关注。记者采访多家投资机构,资深市场人士纷纷指出,国内政策调节仍然存在空间,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

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认为,当前A股估值仍在较低水平,防控形势较好,又有政策托底,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可以逢低布局符合发展趋势的中长期结构性机会。从更长远而言,全社会对股票资产的配置才刚刚开始,不会因为疫情而中断。随着无风险收益的降低,相比于其他资产,A股的吸引力在提升,未来继续增加股票配置的趋势不会改变。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表示,短期来看,美股暴跌对A股也产生了一定冲击,但波动有限,长期来看,A股有望成为全球的避险资产。因为无论是从股市所处的周期,还是疫情防控,抑或是逆周期调节的工具箱方面,国内的优势都是非常明显。

“从股市周期角度看,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从疫情防控角度看,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而从逆周期调节角度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不仅执行力强,而且政策空间也是最大的。所以,全年来看A股大概率是能够走出独立的行情的。” 杨玲表示。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