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晶报,但我们不再仅仅是一张报纸

晶报记者 余梓宏
2021-08-01 19:11
摘要

胡洪侠说,晶报创刊的2001年,深圳、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大事——2001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特区开启地铁时代,那一年深圳的主题词是“开启”。

7月31日晚,2021阳光奖暨晶报创刊20周年颁奖礼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报业会堂举行。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胡洪侠以一场新颖的“全媒体情景式演讲”发表了致辞,回顾了晶报如何从一份报纸到今天拥有多种面孔的历程。

胡洪侠说,晶报创刊的2001年,深圳、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大事——2001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特区开启地铁时代,那一年深圳的主题词是“开启”;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年中国的主题词是“成功”;2001年,科学家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直接探测到一个太阳系以外的、拥有大气的行星,9·11,美国本土首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那一年世界的主题词是“首次”。

晶报就诞生在这样年份:它“开启”了,它“成功”了,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首次”——“而这样的开启、成功与首次一直持续到今天。”胡洪侠表示。

胡洪侠说,他有时不禁悬想,二十年前的今天,晶报的同事们都在做些什么?“一定也用手机,那时候他们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不能上网,不能拍照;没有微信,没有微博。那时候,想了解重要新闻、搜集权威信息、获取理性观点,主要靠报纸。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在今后的二十年里,晶报的命运竟然和手机息息相关。”

2007年,智能手机来了。2009年,微博来了。2012年,微信又来了。手机从一呼百应的“助手”,越来越变成摩拳擦掌的“对手”。从此,转型、融合,成了晶报新的使命。

2014年,一个巨大难题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那就是信息骚扰,电信诈骗。胡洪侠说,从那时,晶报就率先发起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手机反诈联盟,以铺天盖地的版面,顽强呼吁保卫人们的手机生活。

与此同时,手机以铺天盖地的信息,强势影响着媒体人的办报生涯。“晶报要和手机在一起,因为手机和读者、用户在一起。我们开始艰难转型,我们探索深度融合,直到今天,没有停步。”胡洪侠表示,如今,晶报不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拥有了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面孔,晶报人也不再仅仅写稿子,还拍视频,画长图,做动漫。

转型步履不停。从“深圳教育”开始,晶报开始提供两微一端运营服务,如今每天运营着一百多家党政机构的新媒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政务媒体运营机构。

胡洪侠感慨说,“20年过去,我们还是晶报,但我们不再仅仅是一张报纸。你们每天使用的所有媒体中都有我们的身影。”他提醒大家,要牢记晶报创刊于2001年时的三大主题词:开启、成功、首次。“从今天晚上起,我们将开动更多的开启,成就更多的成功,首创更多的首次。晶报20,为你青春”。

编辑:叶长文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