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李晓武教授团队再次实施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肝脏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成功为一名肝脏肿瘤侵犯到下腔静脉的肝癌病人精准切除肿瘤。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引领深圳肝胆外科发展迈向新台阶。
凶险!肝脏肿瘤侵犯到“最大的静脉”
今年51岁的孙先生来自重庆。4年前,他因肝癌在重庆市西南医院由李晓武教授进行了肝癌切除术。术后2年,他一直坚持定期复诊。后来,他渐渐忽视了随访。几个月前,他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复查再次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早在去年底,李晓武教授就已经“扎根”在深大总院肝胆外科工作了。于是,孙先生和家人千里迢迢来到深圳向李晓武教授求治。
孙先生的病情复杂而特殊。此次新发的肝脏肿瘤位于肝顶,包饶肝后下腔静脉180°,向上侵犯膈肌达心脏平面,肿瘤骑跨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如果不及时切除肿瘤,肿瘤会在下腔静脉附近“肆意”生长,孙先生的生命期就屈指可数。可是,怎样才能精准切除这一肿瘤,却考验着医生的临床实力。
据介绍,下腔静脉是腹、盆部和下肢静脉回流的主干,是人体“最大的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手术切除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肝脏外科手术的“禁区”。
接诊后,为了孙先生和家人的幸福,李晓武教授团队坚定地决定挑战这一“手术禁区”。
精准!8小时成功切除肿瘤
据介绍,孙先生的肿瘤已经侵犯到下腔静脉,因下腔静脉位于肝脏后方,手术暴露困难,操作空间狭小,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如果要安全切除肿瘤,主刀医生面临严峻的考验。
李晓武教授及其团队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和精心准备,为孙先生制定了手术预案及应对方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针对术中可能需要开胸辅助的情况,李晓武教授团队在下腔静脉近心房处预置阻断带,防止大出血。面对可能需要阻断或者部分切除下腔静脉,准备人工血管替代。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11月7日,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李晓武教授团队为孙先生实施了精准肝癌切除术。术中探查结果与术前规划基本一致,手术历时8小时,术中出血仅300ml。
欣喜!他再次获得新生
术后,孙先生安全顺利回到监护病房。返回普通病房后,兴奋的孙先生当天晚上就开心地用手机玩起了游戏。术后第一天,他就可以进行床上活动、进食。术后第二天,他便可自行下床活动,恢复良好。
孙先生和家人感动地说,“感谢李晓武教授和团队,让我们再次有机会享受亲情的温暖”。记者在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病房见到孙先生时,他气色良好,他还高兴地在记者面前展示了伸展运动。他说,“手术前,我的肩颈和后背经常疼痛;术后,这些症状都神奇地消失了。”李晓武教授介绍,孙先生之前感觉的肩颈及后背疼痛,是因为肝脏肿瘤的刺激,导致神经受压迫。精准切除了肝脏肿瘤,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11月25日,孙先生顺利出院。返回重庆前,他真诚地给李晓武教授团队送来了锦旗。他说,他和家人一定会珍惜这次“新生”!
据了解,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团队主要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科室主任由曾担任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的李晓武教授担任。李晓武教授团队擅长各种肝胆胰脾复杂疾病的诊治,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离体肝切除自体肝回植、肝癌射频消融术尤为擅长;总结出不同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李晓武教授团队曾参与完成国内首例急诊肝移植抢救暴发性肝衰竭并获得成功;开展高难度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年前,孙先生已经进行过一次肝部肿瘤切除术,导致此次手术粘连严重,更是增加了此次手术的难度。长达8小时的手术中,李晓武教授和团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精准切除了肿瘤,李晓武教授团队的实力再次得到证明。李晓武教授介绍,如果孙先生最近两年也能按时复查,病情就不会如此复杂了。他呼吁深圳市民,一定要做好肝胆外科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早治,千万不要把“小病”养成“大病”。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