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乘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站台候车和乘坐地铁时,请尽量与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经常乘坐地铁的市民对这句站台广播应该不陌生。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为引导站台乘客自觉保持安全间隔,老街等地铁站还专门张贴了“请保持1米爱的距离”的温馨提示,受到不少出行市民的点赞。
在生活过程中,人们通常会用“距离”来评判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越亲密的人,相互之间的距离往往越小,甚至“零距离”。因此,人们大多会通过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来表达“爱”。而在美学命题中则有“距离产生美”的共识,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的审美过程中,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事实上,在疫情期间,有一种“爱”亦须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表达,那便是在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对自己、对他人健康的关爱。
距离不仅产生美,更产生“爱”、产生“安全”。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保持距离与戴口罩、勤洗手一样,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人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大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1米左右的范围。1米是医学上公认的致病传染区域,也是远离传染源的安全距离。由此而言,在人群相对聚集的场所划出“1米线”安全间隔线,理应成为疫情防控的标配线,成为秩序恢复和日常管理的监督线。
当前,深圳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社会秩序慢慢恢复,城市出行人员、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日渐增多。在客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台设置1米安全距离标识,是应时之举,亦是必要之举,有助于避免乘客聚集拥挤,降低疫情交叉感染风险。并且,“请保持1米爱的距离”,贴切而温馨的用语也容易拉近与乘客的“心理距离”,进而让其接下这份善意,并付诸行动。
“1米线”虽然是一条小小的提示线,却是一条“文明线”“安全线”。要让地铁站台“1米爱的距离”得到更好地落实,地铁方面还需继续加强车站现场的客流引导,完善各类标识指引,提醒乘客主动保持人员间隔,有序上下车。当然,要守好这样的一条1米“防疫金线”,还有赖于广大市民乘客的积极配合、主动遵守。毕竟,狡猾的病毒无孔不入,保持1米距离,对自己是保护,对他人是礼貌,是尊重,也是爱。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