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 | 这病“让人痛得直不起腰”!基孔肯雅热,到底怎么防?

读特客户端 黄力雯 综合
07-24 16:5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期,基孔肯雅热这一蚊媒传染病引发广泛关注。

近期,基孔肯雅热这一蚊媒传染病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23日下午最新的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有5个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图源:图虫创意

当地时间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据了解,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针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的健康提示介绍,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在我国需重点防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乙脑和疟疾等。

资料图片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此病高发于夏秋季(每年5-10月),伊蚊主要孳生在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基孔肯雅热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放眼全球,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疫情持续活跃。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国家及地区分布图

以“人-蚊-人”方式传播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指出,基孔肯雅热分城市型和丛林型传播模式。

在城市型疫源地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传播,不会直接人际传播病毒在蚊体内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

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现的暴发为主,此次疫情暴发与当地蚊媒密度较高有关。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多为3至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发热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至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基孔肯雅热重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后容易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

深圳这些地方蚊子最猖狂

7月初,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6月下半月(16日-30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在全市设置的443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234个,占了52.82%。

64个中、高密度监测点中居民区占了31个,公园占了13个,这些点很可能就在你身边。

防控重点在于灭蚊和清理孳生地

蚊子为何偏偏“独宠”你?

为什么茫茫人海中,蚊子总能精准定位到你?别再甩锅给O型血了,蚊子可不是“鉴血专家”,它是个不折不扣的“气味追踪器”。

以下四类人

是蚊子眼中的“行走自助餐”:


  • 1. “热”力四射的人:新陈代谢快、体温高、运动或饮酒后的人,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蚊子对二氧化碳极为敏感,能在几十米外锁定你这个“移动信号源”。

  • 2. “香”气扑鼻的人:你以为的体香,可能是蚊子的“迷魂香”。许多化妆品、香水、发胶中含有的硬脂酸等成分,对蚊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 3. “臭”味相投的人:别误会,这里指的是汗味。汗液中的乳酸、氨等物质是蚊子的最爱。所以,爱出汗又不及时洗澡,等于是在向蚊子大喊:“我在这里,快来吸我!”

  • 4. “黑”暗使者:蚊子喜欢弱光环境,天生偏爱深色。穿着黑色、蓝色等深色衣服,就像在黑暗中给蚊子点了一盏导航灯,它不找你找谁?


战略防御:从源头掐断蚊子“供应链”

对付蚊子,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等它飞到你面前再打,而是让它根本没有出生的机会。记住八字真言:“清除积水,人人有责”。

蚊子的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都在水中度过,“高温+高湿+积水”是它繁殖的“黄金三角”。

请立刻对以下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

室内: 花盆托盘、水养植物(每周换水洗瓶)、空调和饮水机接水盘、厨房卫生间地漏。

室外: 废弃的瓶罐、轮胎、楼顶和阳台的洼地、堵塞的排水沟。

处理原则简单粗暴:“翻、倒、清、疏”。能倒的倒掉,不能倒的加盖密封,水池等大型水体可养鱼“生物灭蚊”,或投放专业灭蚊幼剂。别忘了,高层住户也非高枕无忧,蚊子会搭乘电梯、借助风力“空降”你家,所以纱窗、纱门这套“物理防蚊装甲”必须配齐。

主动出击:骨灰级灭蚊“武功秘籍”

当蚊子突破防线,出现在你面前时,别再像个“吗喽”一样上蹿下跳、胡乱拍打了。

掌握以下技巧,让你一击必中:

  • 徒手拍蚊掌法——“上下合击”: 蚊子垂直飞行能力强,水平机动性差。因此,用鼓掌的方式左右开弓,它能轻松向上飞走。正确姿势是:双手一上一下,垂直合拢去拍,成功率将大大提升。拍到后,记得搓一搓,确保其“魂飞魄散”。

  • 电蚊拍剑法——“自下而上”: 胡乱挥舞电蚊拍会产生气流,反而助蚊子“一翅之力”。正确用法是,将电蚊拍置于蚊子下方,然后向上挥动,让它自投罗网。

  • 气雾剂狙击术——“精准点射”: 与其满屋子喷药,不如在发现蚊子后,从30-50厘米处对着它精准喷一下。高速的喷雾和扩散的锥形范围,让蚊子无处可逃,既高效又减少了化学制剂对人的影响。

此外,选择驱蚊产品时也要擦亮眼。含有“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水才是有效防护,它们虽属“农药”范畴,但均为低毒或微毒级,按说明使用是安全的。记住,驱蚊水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出门前涂抹,而非被咬后止痒。

图源:丁香医生

如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剧烈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羊城晚报、深圳疾控中心、深圳晚报、深圳卫健委、广东疾控)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客户端 黄力雯 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