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连平同心战疫,消费扶贫爱心助农

读特记者 马琳洁
2020-03-11 21:39
摘要

3 月 11 日的清晨,66 岁的王子平顶着薄雾,在田西村百香鸡孵化养殖基地中,撒下了喂养鸡群的百香果玉米等混合饲料。这些鸡,已经在田西村山坡上散养了超过 240 天,也就是扶贫产业农产品 " 百香鸡 "。这是深圳南山对口扶贫连平县百香鸡孵化养殖基地的一个劳作场景。

远峰流黛,近水含烟,果蔬长势正旺,鹰嘴桃花红艳 …… 初春的连平县一片生机盎然。

3 月 11 日的清晨,66 岁的王子平顶着薄雾,在田西村百香鸡孵化养殖基地中,撒下了喂养鸡群的百香果玉米等混合饲料。这些鸡,已经在田西村山坡上散养了超过 240 天,也就是扶贫产业农产品 " 百香鸡 "。这是深圳南山对口扶贫连平县百香鸡孵化养殖基地的一个劳作场景。

南山三单位立体化帮扶,田西村扶贫 " 硕果 " 满枝头

连平县田源镇田西村是区委组织部、区工商联(总商会)、区委党校 ( 以下简称 " 三家单位 ")对口帮扶村。近年来,在组织部的领导下,三家单位根据田西村的实际情况,统筹使用财政帮扶资金 529 万元,协调爱心企业捐款捐物 130 余万元,以党建为引领,精准施策,田西村贫困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精准扶贫 " 硕果 " 挂满枝头,帮扶的 46 户 151 名贫困人口 2019 年全部脱贫。

三家单位还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以产业为抓手,以小康为目标,采取项目带动、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等措施,以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劳务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 " 一村一品 " 扶贫产业,走出了一条长效与短期相结合的农业产业扶贫新路子。2017 年,经三家单位与村 " 两委 " 前期调研论证,成立田西村农业合作社,与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润生堂公司合作,在田西村种植符合村自然资源优势、经济效益高的铁皮石斛,成为广东省首批消费扶贫产品。

2019 年,深圳市南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田西村合作筹建综合养殖基地。一次性投入产业扶贫资金人民币 100 万作为注资本金,不需要承担市场经营风险,由南连农业兜底每年 8% 分红,为村民提供了可观、持续的经济收入。两个产业扶贫基地同时投产销售,参与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加分红 4500 元左右。

44 岁的叶荣卫是田西村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靠着扶贫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今年成功摘帽脱贫。" 我走上养鸡脱贫的路,真的要感谢驻村工作队和南连农业的鼓励帮助。" 家中四个孩子都在上学的叶叔,当爹又当妈,无法外出打工,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组织部驻村书记队长付全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推荐叶荣卫成为养生殖基地的工作人员。

" 我们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生产及管理,将着力把该百香鸡孵化养殖基地将打造成一条百香果鸡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牧草种植、种鸡饲养、小鸡孵化、养殖、加工、包装、配送和销售在内的一体化各环节的服务,以互联网及一对一认购模式,将高品质健康百香鸡苗配置给南连农业百香鸡养殖基地和部分养殖户,同时将新鲜而高品质的百香鸡、百香鸡蛋、土特产等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深圳市南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才徳告诉记者,南连农业采用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帮扶单位 + 会员 + 电商的合作模式,对田西村百香鸡产业及其他农土特产进行重新定位、包装和设计,以百香鸡孵化养殖产业为核心,并统一纳入 " 醒狮山 " 农产品扶贫品牌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百香鸡产业,力创成为深圳精品农业精准扶贫标杆品牌。

洪才德透露,目前,南连农业在南山区对口帮扶连平县共与四个村合作,使用近 300 亩土地,建设综合种养殖基地 4 个,分别是田西村、南头街道办帮扶的醒狮村、南山水务局、应急局和重点办帮扶的隆兴村、南山区委宣传部(文体局、文产办)帮扶的金龙村,涵盖水果蔬菜、菌类、家禽、水产等四大类 15 余种产品,为四个村共 212 户 679 人每年增收稳定分红收入 68 万元,提供了长短期就业岗位 165 个。

4 年来,在南山区各个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南连农业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打造了以 " 醒狮山 " 为特色品牌的系列产业,百香果鸡就是其中的特色。主要以胡须鸡品种,使用百香果为主要饲料,低密度散养,生长周期超过 220 天,确保了产品品质和特色,深受市场欢迎。

" 长短结合 " 一户一策,南山对口帮扶连平成样本

三部门对口帮扶田西村,是南山连平扶贫的一个缩影。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围绕贫困群众 " 两不愁三保障 " 和贫困村脱贫出列要求,南山抓住精准扶贫、共建产业园和社会民生三个重点领域,举全区之力,对口帮扶连平县脱贫攻坚全面 " 开花结果 "。

南山区对口帮扶连平县前方总指挥莫剑波介绍,南山区 59 家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帮扶村继续全面结对,区领导挂点到村,机关干部挂点到户,34 名派驻连平干部全面驻县驻村,强力推进对口帮扶连平县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2019 年,南山区增拨各类帮扶资金近 6300 万元支持连脱贫攻坚和灾后复产工作,自 2016 年全面对口帮扶连平县以来,累计到位各类帮扶资金超 6 亿元。27 个帮扶村共实施超过 900 个扶贫项目,其中 " 一村一品 " 产业帮扶项目 82 个,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分红,有效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

各驻村工作队采取 " 长短结合 " 一户一策的办法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采取扶贫车间就近就业、劳务输出就业、投资入股稳定分红、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等措施,多措并举落实扶贫到户工作。探索出蔬菜基地田间市场直供模式、兴中佳泰药植基地模式、富乐温氏养殖模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温逐步建立长效带贫脱贫机制。贫困户 " 八有 " 指标落实到位(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电用、有电视信号覆盖、有网络信号覆盖、有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

目前南山区帮扶的 27 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1817 户贫困户 5698 贫困人口已实现全部脱贫。

南山区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 " 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 " 的跨区域合作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示范园。示范园占地 308 亩,由南山区属国企深汇通公司主导投建,分南北两区开发建设,规划建筑面积 23.5 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 11 亿元。一期(北区)占地面积 10.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0.9 万平方米,3 家深圳企业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已落户该园区,入驻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 3 亿元,纳税超 3000 万元,并提供超过 1500 名就业岗位。二期(南区)已于 2019 年 12 月举行了奠基仪式,5 家深圳企业计划总投资额约 7 个亿,总建筑面积 12.5 万平方米,可实现年产值 12 亿元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 1500 多个,目前已动工建设。园区通过 " 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招商 " 实现 "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当年投产 " 目标,建成 " 河源一流 " 的工业园区和深圳市对口帮扶共建产业园的示范园区,打造了可复制的共建产业园 " 样板间 ",为连平及河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山连平同心战疫,去除后 " 疫 " 症急需消费扶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山连平两地同舟共济,南山支援 600 支测温枪、连平赠送 5 万口罩共抗疫情。南山派驻干部也积极参与到连平县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指挥部发挥协调优势,多渠道采购了 192 支测温枪、160 套防护服和 2500 个口罩等物资支持连平县和帮扶村开展疫情防控,并协助县里采购防护服、测温仪等防疫物资;驻村干部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领村干部开展村居围闭管理、网格化排查等工作,并采用 " 大喇叭 "、微信平台、宣传折页等方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针对深圳、河源两地用工务工复工、扶贫产品运输销售、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大力度支持。

" 疫情对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影响。" 洪才徳表示,去年的洪水灾害对连平已经影响较大,今年又有疫情波及,导致 4 个基地共有近 2 万只百香果鸡待销,每个月喂料和人工支出 25 万元左右。" 现在基本是通过醒狮山微信网店销售,但每天只能卖出 10 只左右。" 他希望有大量农产品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以 " 以购代捐 "" 以买代帮 " 的方式参与消费扶贫,市民也可以通过 " 醒狮山 " 微信公众号订购。

这也引起了南山各方的重视,为了及时缓解疫情带来后 " 疫 " 症,南山对帮扶 27 个贫困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外出务工等方面进行摸排,分类分级精准施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项目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充分运用好区政府出台的异地农业产业政策,对在连平投资的南山企业在冷链供应、农业综合开发等给予政策支持,促其转型提质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挥线上线下优势,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利用 " 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活动 "、" 钱大妈 " 等平台销售对口地区因疫情影响滞销的农特产品,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马琳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