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促进科学研究价值回归
2020-03-09 09: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科研人员正加速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近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二者均直指学术评价体系,以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引导学术界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推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崔 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李文军(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唯论文”“SCI至上”扭曲了科研工作应该为社会实际服务的根本宗旨

主持人:“唯论文”“SCI至上”使学术界出现了哪些问题?

李长安:“唯论文”“SCI至上”扭曲了科研工作应该为社会实际服务的根本宗旨。其结果就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一些教师不重教学,一些医生不重诊治,甚至论文造假,败坏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名声。不仅如此,由于论文发表大多只停留在纸面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量的科研经费被白白浪费。

崔盛: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单以论文评优劣,以SCI论成败,明显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评价机制会使学者个人的学术研究过于功利,导致一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或者有关社会发展的应用课题,因不能快速发表论文而无人问津。其次,这种评价机制会导致科研机构为了发论文盲目扩张,在短期内实现论文和SCI数量上的增长,却忽视了科研队伍的质量和结构,以及相关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创新性。再次,这种评价机制会影响社会的价值导向,比如一些有实力的学者SCI论文较少,在原有评价机制下,可能不会得到认可。最后,这种评价机制脱离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会导致科研在发文的驱动下理论和范式西化,只研究国外关注的问题。

李文军:高校一般会对教师和研究生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如教师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通过年度和聘期考核,才能晋升职称,研究生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同时,高校也会对教师和研究生发表论文进行奖励,发表期刊级别和论文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奖励政策,有些高校的奖励力度非常大。由此,在这种过分强调论文发表的高校氛围下,学术研究的目的被异化了——教师为了职务晋升、学术奖励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生为了获得答辩资格进行学术研究,不论教师还是研究生都背离了学术的本来目的,丧失了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唯论文”、“SCI至上”无益于学术界做真问题,做真研究,不利于教师、学校的良性发展,并且存在学术腐败的风险。

代表作制更为关注研究成果的相对质量,而非绝对的数量

主持人:《措施》和《意见》都提到了“代表作制”,何谓代表作制?引入代表作制会产生哪些影响?

李文军:代表作制是指在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申请人仅需提交能够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准的代表作品,评审委员会将以此判断申请人是否具备与其申报职称相匹配的学术水平。

代表作制被认为是更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学术创新要求的一种学术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量化评价所导致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但在量化评价占据主导的实践中,引入代表作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公平难以保障、代表作的质量评判标准无法统一、学术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贯彻落实的配套制度还有待完善等。

李长安:代表作是能够代表和体现科研人员实际科研水平的作品。代表作制是基于代表作对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评价的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在科学研究中产生的项目成果、研究报告、专著译著、技术标准规范等均可作为代表作。也就是说,代表作不一定非得是论文,其他形式的作品也可以,这就有助于克服过去只追求论文数量的弊端,转而注重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从而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等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

崔盛:代表作制主要指通过研究者的一篇或多篇代表性成果来衡量和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进而完成相应的科研考核和评价,代表作制更为关注研究成果的相对质量,而非绝对的数量。

代表作制的引入,既能够打破科研评价中唯论文数量的不良之风,又能够破除对SCI等索引期刊权威的迷信,促进科学研究真正的价值回归。同时,代表作制的引入还能促进学术创新,打破学术评价中论资排辈的瓶颈。当然,代表作制的引入需要靠同行评议来实现,而在中国传统“人情社会”的背景下,做好同行评议,避免“人情”导致的学术腐败,将是代表作制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必须克服学术评价的片面性和单向性

主持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 后,学术水平该如何正确评价?

崔盛:破除“唯论文”“SCI至上”后,要构建科学、有效、诚信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术水平,让学术水平评价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首先,学术水平评价要注重实际效果,要根据科研项目的目标突出学术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科学设计学术成果评价的重点和要求,而不是简单的衡量成果的数量或者级别。其次,学术水平评价要实施分类考核,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分类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提高学术水平评价的效度。最后,学术水平评价要完善监督机制,评价过程合理引入第三方机构,避免相关评价指标和标准与科研资源简单挂钩,打造诚信的学术评价体系。

李文军:一方面,对广大教师实施“量质并重”的“综合准入制”,即合理划定学术工作的最低完成标准,并使用综合评价指标,避免以论文数量作为单一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少数教师实施“破格制”,规定在科研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而在其他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教师,可通过非常规途径晋升高级职务。也就是说,要对不同科研人员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避免一刀切,充分考虑科研实际,才能给科研人员以公平的评价。

李长安:如何正确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本身就是一个操作上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因为一些科研成果质量究竟谁高谁低,往往存在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克服学术评价的片面性和单向性。除了代表作制外,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其中就包括同行评议制,即由同行组成的评价小组,匿名对相关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判断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体系适用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看重的是思想性和前沿性。对于应用型研究,则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注重成果转化和市场效果。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工作,学术评价才会更加科学和客观。

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可以体现学术水平,但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