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是梁启超 1923 年夏至 1924 年春夏间,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讲授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课程之讲义。作者从 " 时代思潮 "" 复古求解放 " 等理念入手,论述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初各学派建设及主要学者成就、清代学者整理旧学的总成绩三大问题。其目的 " 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份量和价值 ",纵横并立,经纬互持,将清代学术置于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发展中,对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谱牒学、历算学、乐曲学、金石学及其他科学等二十个学术门类的成就及各学科概貌做了整体评述和清晰勾划,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将其启蒙、发展与流变展示在人们面前。
此次推出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以最为通行的 1936 年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为底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稿本、清华学校讲义本、《史地学报》刊载本、《东方杂志》刊载本、民志书店第四版单行本、《东方文库续编》本为通校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稿本、南开大学暑期讲义本、辅仁大学铅排本、重庆中华书局重排重校单行本以及《学灯》《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晨报副镌》等报刊所刊载者为参校本,举凡脱、讹、衍、倒者一千数百处,一一校订,使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文本,更为完善。
梁启超(1873 — 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退出政治舞台后,受聘成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从事学术研究,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碑帖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且以史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
校订者俞国林,现为中华书局总编辑助理,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兼《文史》编辑部主任。主持或参与编辑出版《全元诗》《唐五代传奇集》《孙诒让全集》《皮锡瑞全集》《南明史》《翁心存日记》《孟森著作集》《顾颉刚全集》《容庚学术著作全集》《陈梦家著作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等,曾主持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指导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之 " 古籍整理出版规范 " 的制定。著作有《天盖遗民:吕留良传》《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吕留良诗笺释》等,点校有《四书讲义》《吕留良全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贻安堂诗集》等。
俞国林在 " 校勘与原则 " 中写道:到一九三三年初,中华书局与梁家始订立契约,约定两年内出版。后即着手排校工作,由于合集规模宏大,且梁家对于开本、字号、分册、用纸、装帧等皆有要求,限于日程,所以中华书局对版式、标点等技术性问题,采用了简单统一为句读之形式。至一九三六年全部出版,仅用三年时间,不可谓不迅速也。但这种版式以及标点符号,较之十年前乙丑重编本之聚珍仿宋版《饮冰室文集》,去之远矣!且《合集》本《学术史》,依据的主要是民志书店本,而民志书店本之疏漏,实嫌伙颐,洵非精善。
二十余年来,学术史又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排印本,足见任公此书学术价值与永恒魅力之所在。——然鲁鱼帝虎,以讹传讹,其幸欤?其不幸欤?今兹整理,对合集本之脱讹衍倒,一一校订:脱者补之,讹者正之,衍者删之,倒者乙之。区区之志,冀为任公此一巨帙,多扫去一些 " 落叶 " 耳。
这是俞国林以数年之功,广收众本,一一比勘,推出的准确、严谨的全新校订本,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明末至民国初近三百年人才辈出、新旧更替、波澜壮阔的学术脉络,也可一览黄宗羲、顾炎武、阎若璩、王夫之、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儒的学问和脾性。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
梁启超 著
俞国林 校订
中华书局 2020 年 1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