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风 似朝阳!笋岗街道认真落实“反向办”服务新模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刘佳铃
2021-07-16 17:30
摘要

近日,罗湖区笋岗街道的张大爷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在家中办理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和高龄津贴服务。

“谢谢你们,这样的服务实在是太好了,很暖心!”近日,罗湖区笋岗街道的张大爷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在家中办理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和高龄津贴服务。以张大爷为例,由于出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许多深圳的高龄老人津贴政策一无所知。这样的老人群体,在罗湖区并不少见。

图为笋岗街道行政服务大厅人员为目标人群上门办理业务

今年以来,为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工作,笋岗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落实罗湖区政数局创新工作模式,为辖区民众推进“精准推送+上门服务”的“反向办”服务新模式,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的转变,直接把服务送到老百姓手中,有效解决部分群众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不会办理、错过办理等困境。

最先推出“反向办”的业务当中,如老人的养老金资格认证和高龄津贴服务,笋岗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三百多名老人申请并办理,发放操作指南及咨询热线卡2000余张。

精准推送服务 提高业务办理知晓率

罗湖区政数局通过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群体,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群众,以短信方式精准推送信息,告知政府服务事项,提高业务办理知晓率。笋岗街道行政服务大厅通过后台数据比对,整理出没有办理相关业务的群众,通过电话沟通,筛选出需要上门服务的群众。

暖心上门服务 足不出户办业务

“反向办”涉及业务较多、范围较广,涉及老人、妇女、儿童等。笋岗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面前会针对服务对象做好“上门功课”,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询问有关情况,比如“人家是独处还是和家人住在一块?”“会不会讲普通话?讲什么方言?”等等,再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

“互联网+”深度服务 把数据惠民落到实处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推进,许多政务服务业务随时随地就可以上网办理,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与此同时,部分人群却存在“不会用手机而无法办理”的尴尬处境,数字服务惠民工程的发展,反而成为部分群体的“麻烦”。“反向办”服务将服务送上门,通过“互联网+”业务受理的技术支持加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把数据惠民落到实处。

“反向办业务”如轻柔的春风、和煦的朝阳给群众带来贴心的温暖,效果显而易见,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申请办理率。笋岗街道工作人员会进一步推进各项“反向办”业务做得更实更广,切实为群众办理更多的实事。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刘佳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