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英模风采 | 杨俊洁: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司法公平正义“守望者”
2021-07-14 09:44

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强化榜样教育力量,根据省委、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市委教育整顿办组织开展“十大鹏城政法英模”选树活动,选树一批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成绩优异、群众认可的优秀政法干警,产生了十位鹏城政法英模。今天让我们走进鹏城政法英模杨俊洁的故事。

杨俊洁,罗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二级法官,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工作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清案工作优秀法官”,获专项嘉奖,2019年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同年被广东高院评为“岗位能手”,荣获2019年度深圳市“十佳最美政法干警”,2020年荣获“深圳好青年提名奖”。

坚守公正

笃定法治信仰的“燃灯者”

从曾经心怀武侠情结、梦想行侠仗义的少女到用法律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法官,二十多年来,公平正义一直是杨俊洁笃定坚守的职业座右铭,也是她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速裁庭是杨俊洁担任法官工作时间最长、办理案件最多的工作岗位。速裁案件数量多、压力大、节奏快,杨俊洁认为,速裁案件的“速”,不单单是案件办理的速度快,更能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一次次公正的判决把正义快速地带给当事人。当时在民二庭办理商事案件的杨俊洁主动请缨,到新组建的速裁庭工作。

杨俊洁常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官司的,对于当事人而言从来没有什么大案小案之分,任何一个案件办不好,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公。”正是基于这份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让杨俊洁从民二庭到速裁庭、民四庭再到刑庭,跨越不同业务领域,办案数量始终位居全庭前列。2017年,杨俊洁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清案工作优秀法官”;201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省法院授予“广东省法院岗位能手”。

教育整顿期间,违规办理减假暂案件是重点整治的顽瘴痼疾之一。前期开展的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核查工作专业性要求高、难度大,处理不当将对司法公信力产生极大的损害,必须要有刑事专业背景的法官才能担当核查任务。

此时作为刑庭副庭长的杨俊洁,刚刚确诊需要入院手术治疗。听到院里要组织开展减假暂案件专项评查,刑庭法官人手不足的情况,她毅然决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与其他法官一起全身心投入评查工作,从1990年以来的近五万宗的刑事案件中抽丝剥茧、逐一排查,核查出两百余宗暂予监外执行案件,为后期规范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规范做出了突出贡献。

领导和同事们都劝杨俊洁不要太拼,好好休息,她却笑着说“能为事业拼,难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吗?”对于杨俊洁而言,她微笑着咬紧牙关为之拼搏的正是那个她从一开始就一直坚守的公平公正的初心。对于她而言,能够将对法治的信仰付诸于审判工作之中,成为法治信仰的燃灯者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用心用情

践行为民情怀的“守望者”

“对于法官办案而言,很多时候‘用心’往往比学识更管用”,杨俊洁在为年轻法官做指导时这样说。用心用情成为杨俊洁司法办案的一贯标准,在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中她都用心思考,明辨事实。

在办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面对数以千计的手写账单,杨俊洁不厌其烦一笔一笔逐条核对,发现最终数字与当事人的诉求之间只差了十几块钱。面对这个结果,杨俊洁的助理不理解地抱怨说“就按照当事人的主张直接判不就行了,干嘛要费这个功夫”,杨俊洁说 “我们费点功夫,当事人的损失就少一点,你有没有想过,今天虽然只有十几块,如果不用心核实,明天就可能会有相差十几万的情况出现”。

当杨俊洁当庭就当事人主张的数额进行释明时,连当事人本人都十分惊讶地发出感叹“看来杨法官是真的把我们的事情当回事了”。正是凭着这份把当事人的事“当回事”的执着,让杨俊洁十几年来办理的近万宗案件无投诉无错案,当事人的信服成为她司法职业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人民经常把法官比作医生,但是在杨俊洁的眼中法官与医生并不相同,医生的目的是治病,所以眼中只需要看到疾病,而法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办案,所以眼中除了看到案件还要看到人。在杨俊洁看来,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可能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杨俊洁对待每一个案件都十分审慎,她以娴熟的辩法析理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练达的社会生活智慧,在法理情的交织中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钥匙,破解看似无解的难题,凭着这份对当事人负责,推己及人的同理心,让杨俊洁的案件办理得到社会的认可。

创新突破

破解效率难题的“探索者”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在速裁庭工作期间,正逢深圳法院率先进行繁简分流改革探索的试水期,当时全市各基层法院做法不一,也无可以参照借鉴的样板,繁简分流怎么“分流”?速裁怎么“提速”?对于这些问题,速裁法官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毫无经验可循。

此时的杨俊洁主动担当,与其他速裁法官一起,针对罗湖法院的案件特点,深入开展调研,她们对历年审结的几十万件案件进行归纳总结,量身定制了适合罗湖法院的繁简分流案件识别标准。

针对当时庭前准备环节过度拖延,迟滞速裁案件效率的问题,杨俊洁找到问题症结,将庭前准备工作各个流程节点进行细化拆分,把能合并处理的事项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形成了“一站式”的庭前准备工作标准规范。

庭前准备工作从杂乱无章到有序集约,以往从立案到开庭需要一个月的庭前准备工作,改革后大幅压缩,大量案件可以一天完成庭前准备,案件办理效率大幅提升。一站式庭前准备为案件繁简分流注入了催化剂,形成了繁简分流的罗湖方案,改革第一年,罗湖法院就以约16%的法官办结了同期50%的案件,罗湖法院也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示范法院,繁简分流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为后来最高法院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深圳政法)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